林业植物新品种 惠农新担当来源:
2020-6-29 访问次数:1669次
林业植物新品种 惠农新担当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日期:2020-06-23
中国绿色时报6月23日报道(记者 温雅莉 通讯员 陈光) 与大众所熟知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一样,植物新品种权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一大重要分支,对于保护育种者权益、激励育种创新、壮大种苗产业、推动现代农林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20余年,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授予量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申请4519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2202件。一批批颇具特色的植物新品种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并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新亮点。
创造百亿产值的“国色天香”
“红花玉兰花被片超多,从9片至46片不等,花型有菊花型、月季型、牡丹型、荷花型等,花色从深红到浅红,类型丰富,百度公司总部和钓鱼台国宾馆都栽植了红花玉兰。”在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举办的林草植物新品种惠农工作座谈会上,红花玉兰的培育者之一、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贾忠奎介绍了红花玉兰新品种及转化运用成效和惠农经验。
玉兰是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作为玉兰树种之一的红花玉兰,曾深藏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海拔1000-2000米高的深山里。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努力,从红花玉兰野生种质中遴选出优良单株30个,通过无性嫁接、定向培育,获得红花玉兰新品种授权8个,另有13个在申请中。
为促进这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惠农富农, 红花玉兰团队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湖北五峰带动建立红花玉兰大苗培育基地1.28万亩,培育红花玉兰绿化苗130余万株。当地缺乏劳力的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亩地一年可增收600元,劳动力充足且有一定能力的农户种苗圃,每亩一年可增收6000元。
目前,全国23个省(市)培育红花玉兰5万亩500万株,繁育苗圃达3000亩600万株,总产值101.2亿元,带动社会就业3.1万人。
让“世界金色看中国”的金叶榆
中华金叶榆也称美人榆,其培育者之一黄印冉的名字,在园林苗木圈几乎无人不知。自2006年拿到新品种权、2008年开始推广,金叶榆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红遍大江南北,总产值达760亿元,无数农民因金叶榆致富。
金叶榆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叶植物新品种,由于其根系发达,耐贫瘠,水土保持能力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大量应用于山体景观生态绿化中,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可跨越5个温度带应用的彩色林木品种。
通过金叶榆育种团队的技术培训和引领,金叶榆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品种培育、种苗繁育、苗木中介、砧木培育、工程育苗的特色林业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累计繁育面积上千万亩,总产值700多亿元,带动了我国北方近十万名农民致富,成为广大农民心中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仅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就凭嫁接金叶榆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个县普通的一对夫妻,在嫁接旺季,两个月时间靠嫁接金叶榆收入就能达到4万元。生产小苗的,每亩地收入在1.5万元左右。”黄印冉说。
金叶榆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不仅使国人观赏到金黄亮丽的植物景观,还相继被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引种,由此获得了世界对中国林木原创育种的高度认可,收获了“世界金色看中国”的美誉。
撑起健康大产业的红豆杉
对于“中大一号红豆杉”新品种来说,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规范的企业生产、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急切的市场需求,是其成功转化应用的经验。
红豆杉提取物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为世界公认,然而,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大规模的红豆杉种植基地。
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广东梅州市中大南药发展有限公司携科研团队,在进行了四代无性繁殖之后,于2014年育成“中大一号红豆杉”新品种。该品种的成功培育对于平衡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和日渐枯竭的原材料,以及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在梅县区松口镇德化、四社、梓育等村租赁4.2万亩山地,并聘请附近村民或与当地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承包经营种植,分期、分批开发种植有着高生长量的植物新品种“中大一号红豆杉”。2015年该基地获评为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公司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忘回报乡村,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围农户种植红豆杉新品种,提高当地的就业水平和农民的收入。同时,在乡村道路建设、环境美化等事业上出钱出力,有力地推动了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
目前,依托中山大学及广东省梅州市林业资源开发应用工程中心的技术创新平台,红豆杉植物新品种的种植面积还将逐年扩大,以研究开发基于红豆杉植物提取物的创新型药物新剂型,打造集种植、加工、制药、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生物医药产业链。
催生“花样”田园的中国月季
占地2000亩的北京密云蔡家洼玫瑰情园,曾是一片低效林、荒山坡。为盘活资源、发展产业,村集体将村民手中的农用地、山坡地、山场等有偿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玫瑰、月季花海景观,接待游客。但由于只是单纯的休闲观光,且景区同质化,发展一度受限。
2016年,蔡家洼村与中国农业大学俞红强教授团队合作,共同成立北京红月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发展花卉产业,并组建教授+研究生+农技员+职业型农民的研发团队。俞红强教授将其17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月季花全部落户蔡家洼,并自主研发20多个月季新品种,对玫瑰情园2000亩的旅游景区花卉进行品种更新,引进差异化季节的花卉品种,以自然山水为基础搭建花海梯田,打造了4月至11月有香可寻、有花可赏的京郊美景,被原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花海景观”。
为突破季节短板,拉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公司积极开发上下游产业链,推出鲜花酱、鲜花饼等特色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并与京津冀百余家婚纱摄影工作室及影视拍摄基地合作,提供婚庆配套服务。
目前,蔡家洼村正逐步建设500亩育苗基地,以月季新品种研发育种、生产、销售、休闲观光、文化创意活动为一体的花卉产业模式逐渐形成。仅去年一年,蔡家洼村就接待游客37万人次,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庄村民就业1700余人,花卉产业成为蔡家洼村集体经济新的发力点。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年。当前,植物新品种转化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种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林草植物新品种惠农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6月5日,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在北京举办的林草植物新品种惠农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将通过探索建立新品种惠农工作示范单位,开辟惠农新品种行政审批快捷通道,建立优良品种的推广平台等加强政策供给,进一步将林草植物新品种惠农工作落到实处,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