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信息》2016年第4期
2016-6-13 访问次数:8309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4期
(总第234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16年4月28日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通化市林业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助力扶贫攻坚
2 辉南县保护恢复并重 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国内动态
4 《“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7 2015年我国地板行业销量统计
国际动态
7 欧盟木材新法实施 对我国木家具行业有哪些影响?
通化市林业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助力扶贫攻坚
2016年是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通化市林业局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目标,狠抓林业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增绿增收项目,帮助农户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一是不断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在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基地建设成果基础上,围绕产业优化结构,探索助农增收新途径,以贫困村为重点加快新基地建设步伐。“十三五”期间,力争全市新建果林产业基地10万亩,中草药产业基地5万亩,林下参产业基地10万亩,为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是积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抓住振兴东北经济再发展、全省精准扶贫、连片开发和全市“六个一”发展布局等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做好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项目对接,力争一批重大林业项目落地建设,为全市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资金项目保障。
三是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林蛙、中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私有林场,着力构建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帮助周边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建设,力争在“十三五”规划期内建成长白山林蛙科技产业园,实现产业链互动。
四是全面实施科技兴林。大力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大力引进适宜的优良品种和种植、养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全市林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加强与吉林农业大学、省林科院及通化师范学院的合作,积极组织业务培训,通过组织技术帮扶,帮助贫困农户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尽快实现脱贫奔小康。(沈海燕)
辉南县保护恢复并重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辉南县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化与心、外化于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创建森林城市,奏响生态文明乐章。
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恢复并重。辉南县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国家自然保护区修编,着力研究“破坏”如何恢复的问题。金川镇打造生态保护核心区,逐步将居民生活区外迁,保护火山地质风貌,恢复天然湿地、原始森林等自然面貌。划定并严守生态底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打造长白山门户特色的生态品牌。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城乡绿化体系建设,对县城主要村屯道路、河流和街道实施绿化提质改造。通过复垦和绿化改善矿区环境,争取资金1.66亿元,实施杉松岗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
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大椅山河流域天然泥炭沼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效果,实现候鸟栖息地优化力争恢复历史状态。目前大椅山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辉南县坚持在生态保护中激发产业活力,大力发展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生态产业,加快绿色经济发展,让生态、产业实现交融。随着抚长、沈吉高速公路的贯通,把旅游业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放到长白山旅游大格局中谋划和推进,积极融入长白山旅游圈,与长白山景区对接,建立旅游区域联盟。把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文化宣传联系起来,开发路线,发展森林、冰雪、民俗、红色、火山地质等旅游网络。
创建生态文明,实施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和生态村建设,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该县已获得省级以上生态镇8个,市级以上生态建设示范村数突破100个。建设火山地质博物馆及生物多样性科考基地,建设四方顶子高山植物园、椅山湖水利风景区、长白山山核桃保护区、滨河景观带等生态景观,开发天鹿生态园,举办龙湾杜鹃节,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生态文化体系。
全力打好绿色牌,构建绿色、循环和低碳的产业体系。面向长白山区推动资源整合开发,培育优势品种,壮大产业规模,争创新的竞争优势。重点推进绿优米、山核桃、大榛子、食用菌、林蛙等产业,建设长白山特产大市场和山核桃产业园,建立产业配套体系。做精做响辉南特产品牌,成功申报“中国长白山山核桃之乡”、“中国长白山林蛙之乡”;天鹿天食、福娃等5个商标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
全力推动长白山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制定“一心两带”发展规划。一心“就是以县城为中心,搭建长白山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批发市场和特色产业园区,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两带“就是建设以辉南、辉发城、抚民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以样子哨、抚民、金川为主的“棚膜观光产业带”,带动棚膜经济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年创产值已突破亿元。(李文丰)
《“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将实施8大行动48项重点工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系列决策部署、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第四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等精神要求,国家林业局编制完成了《“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 “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6年3月22日正式印发。 一、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林业信息化将顺应全球信息化大势,以国家信息化战略为指引,以全面支撑引领林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紧贴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各项事业,大力推动“互联网+”林业建设。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以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实现互联网思维、立体化感知、大数据决策、智能型生产、协同化办公、云信息服务,支撑引领林业改革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原则。在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五个统一”基础上,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提升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
总体框架。“互联网+”林业是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模式进入林业领域,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建立智慧化发展长效机制,形成林业高效高质发展新模式。 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国林业信息化率达到80%,比现在的62.25%提高17.75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级林业信息化率达到90%,比现在的75.3%提高14.7个百分点;省级林业信息化率达到80%,比现在的60.5%提高19.5个百分点;市级林业信息化率达到70%,比现在的52.4%提高17.6个百分点;县级林业信息化率达到60%,比现在的35%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政务管理智能协同、业务支撑精准高效、公共服务便捷惠民、基础保障坚实有力。 二、重点工程 “十三五”时期林业信息化发展要全面融入林业工作全局,“互联网+”林业建设将紧贴林业改革发展需求,通过8个领域、48项重点工程建设,有力提升林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支撑引领“十三五”林业各项建设。 “互联网+”林业政务服务。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提升林业部门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包括全国林业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工程、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工程、林业智能办公建设工程、林业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工程、林业智慧决策平台建设工程、全国林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国有林场林区资源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工程、重点林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8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林业科技创新。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集成优势,提供林业科技成果展示、先进实用技术推介、在线专家咨询、林业标准信息共享、生态监测和成果发布分析、科技平台数据共享等综合科技服务。包括林业科技创新服务建设工程、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建设工程、林业标准化建设工程、生态定位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林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等5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林业资源监管。构建集森林、湿地、沙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于一体的“互联网+”林业资源监管平台,对全国林业资源进行精确定位、精细保护和动态监管。包括生态红线监测建设工程、智慧林业资源监管平台建设工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应用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古树名木保护系统建设工程、林业智慧警务建设工程等6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生态修复工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合运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和重点工程核查监督,全面提升生态修复质量。包括重大生态工程智能监管决策系统建设工程、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升级建设工程、全国林木种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区域生态建设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国家储备林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等5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灾害应急管理。深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防控中的集成应用,提高森林火灾、沙尘暴、病虫害等生态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降低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森林火灾应急监管系统建设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建设工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系统建设工程、沙尘暴监测防控系统建设工程、北斗林业示范应用建设工程等5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林业产业提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生态补偿、林业产业培育、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等深度结合,推动林业产业创新发展,实现林业提质增效。包括全国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程、生态产业创新林农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生态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智慧生态旅游建设工程、森林碳汇监测物联网应用及交易系统建设工程、全国林产品智能溯源系统建设工程、智慧林业产业培育建设工程等7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生态文化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生态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加强生态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包括林业网络文化场馆建设工程、林业全媒体建设工程、林业在线教育系统建设工程等3项重点建设工程。 “互联网+”基础能力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智慧设施建设、决策支撑能力建设、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建设、标准规范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提高林业信息化能力,形成立体感知、互联互通、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林业发展新模式,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与能力。包括林业云平台建设工程、林业物联网建设工程、林业移动互联网建设工程、林业大数据建设工程、林业“天网”系统提升建设工程、林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林业信息灾备中心建设工程、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工程、林业信息化安全运维体系建设工程等9项重点建设工程。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力度,完善政策制度,稳定资金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创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打造统一平台。统一业务网络,统一业务平台,统一数据共享,统一标准规范,推动林业信息化统一建设、开放共享、整体推进。
营造积极氛围。深入学习领会,注重舆论引导,加速示范推广,加强战略研究,营造积极作为的思想氛围。 加强智力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充实人才队伍,加大能力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将各项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铸造坚实基础。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创新驱动,保障安全基础,健全应急机制。(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2015年我国地板行业销量统计
据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板企业总销量约3.8亿㎡,同比下降约2.2%。
其中:
1) 强化木地板约2.1亿㎡,同比下降约3.2%;
2) 实木复合地板约9550万㎡,同比下降约1.04%;
3) 实木地板约3990万㎡,同比下降约0.99%;
4) 竹地板约3510万㎡,同比下降约0.71%;
5) 其它地板约365万㎡,同比下降约2.67%。(来源:中国木材网 )
欧盟木材新法实施 对我国木家具行业有哪些影响?
在很多其他国家的眼中,我国存在比较高的非法采伐风险,这让中国木质品难以轻易获得信任。日前,欧盟《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的强制实施,对我国木家具等木质品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一、出口成本大幅攀升
首先,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其次,原材料运输成本将增加。由于通过FSC森林供应认证的本地林场较少,欧盟客户提出要求后,异地购买原材料的成本将大大增加。再次,认证费用将增加。企业将增加有关的检验、测试、认证和公关等手续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企业想要通过FSC认证需认证费用3万元左右,之后每年需要年审,年审费用约为1.5万元,而实施FSC森林认证之后,企业必须出资为其原料购买地的森林经营单位支付认证费用。此外,进口原料成本将增加,经过认证的进口木材成本比普通进口木材高出10%左右。上述情况无疑增加了成本,对企业来讲是很大的挑战。
二、FSC认证难度越来越大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目前,全世界获得认证的木材只有10%,就中国而言,由于我国的森林认证刚刚起步,市场上获得认证的木材则不到1%。而新规定要求进口到欧盟市场的木制品必须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的认证,但该机构的标准与其他国的标准并不互认,这为合法性证明的取得或者拿到认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能提供足够合法性证明的木材和木制品将受阻欧盟。
三、出口欧洲门槛提高
我国一些企业需要从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进口原木和木材产品,而这些供应国中不少国家都存在非法采伐问题,因此,欧洲的原木“身份证”要求可能会使一些家具企业错失订单。而各国的管理法规不同,很难证明木材来源是否合法,一些进口木材原产地来源更是无从核查,这对我国木制品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木制品出口企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迫使他们退出欧洲市场。
四、木制品出口通关“不自由”
欧盟新指令强制实施后,欧洲各国海关在执法时可能会对进口的木制品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如在原有复杂的通关流程上增加了“尽职调查”审核内容,这势必加大出口木制品生产企业的通关成本,不利于便捷通关,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欧盟口岸当局对我国输欧木制品的自由裁量权,为其采取贸易限制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虽然新指令在短期内会对我国输欧木家具行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是挑战也是机遇,新规对我国木家具出口市场的规范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将有益处,其不仅有利于我国木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同时能有效规范市场,进一步淘汰落后和不规范的中小企业,促进木家具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木家具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国际竞争力。(来源:九正建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