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www.fullaulas.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18年第1、2期

     2018-1-30       访问次数:2042次

 

林业产业信息

12

(总第255256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18130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吉林省弹起生态建设“五色变奏曲”

 国内动态

4  全球森林资源 中国增长最多

6  林业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吉林省弹起生态建设“五色变奏曲”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这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表述。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滴达保护站站长高大斌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这么多年摸爬滚打没白干,老虎多了,豹子来了,心里很自豪。十九大报告让我们坚定了方向,一定忠于职守,把生态文明建设好。”高大斌说。
  近年来,吉林省突出绿、蓝、白、黑、红5种颜色,在18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弹起了生态建设的“五色变奏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正在造福白山松水。
  把绿色做底色:绿染山林虎豹聚
  20178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林业厅新闻中心主任李月安说。
  横亘在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绵延千里。但近年来,曾经活跃在广袤原始森林中的东北虎、东北豹,却一度因为森林的退化逐渐消失。让绿色回归,是吉林生态建设的破题之举。
  从20154月起,吉林省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据吉林省林科院研究员任军介绍,吉林省此次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涉及347.9万公顷林地,同时不间断地清山清套,推动虎友好型森林抚育。
  监测发现,目前长白山区共有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而在20年前,这里的东北虎仅69只、东北豹37只。
  把蓝色做希望:蓝上高天云映潭
  清洁空气行动、清洁水行动、清洁土壤行动……吉林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空气治理的难度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及省直管县公主岭市等几个区域。为此,吉林省着手实施“长吉平+1”四市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长期以来,吉林省西部受风沙困扰,“十年九旱,风沙四起”是常态。2013年,吉林省启动西部“河湖连通工程”,这是全省第一个以恢复生态为目的的重大生态水利工程。目前已经累计投入4亿多元,完成渠道连通220公里,湿地面积从2011年的12万公顷恢复到目前的63万公顷。如今的吉林西部,上有蓝天,下有碧水,水映白云,悠悠倒影,黄沙满天的情景几乎消失殆尽。
  把白色做亮点:白雪婆娑客人来
  这段时间,吉林省舒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模喜正在筹划如何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继续打造冰雪生态旅游。“舒兰市二合乡四面环山,是吉林年降雪量最多的村落。我们想把这里打造成吉林的雪乡。”肖模喜说。
  去年冬天,舒兰市尝到了冰雪生态旅游的甜头,首届“净土稻心”冰雪节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以前名不见经传的二合乡突然火爆起来。
  相比现在热闹的冬天,吉林省以前的冬天却在沉睡,冰雪作为一种生态资源被闲置。20169月,吉林省出台专门研究冰雪产业的政策意见《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吉林启动了系列冰雪赛事和松花江雾凇奇观、长白山雪雕群像等活动。2017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067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8%
  把黑色做动力:黑土保护成效显
  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是传统农业大镇,也是养殖大镇。镇党委书记李文才带领全镇农民给土地施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不仅使全镇2775公顷土地获得了大丰收,还顺利完成了全市的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任务。
  给黑土地烹制“营养餐”,是公主岭市自2016年初以来保护黑土地的做法,他们积极组织实施了1万多公顷黑土地的保护试点,采取秸秆还田、堆沤有机肥、表土剥离等办法留住黑土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护黑土地不但事关生态建设,也事关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为此,吉林省创设了分区分类保护机制,对不同区域黑土地和不同质量耕地采取差异化保护措施。吉林省还在9个县(市、区)开展增施有机肥补贴试点,实现全年化肥零增长预期目标。
  把红色做保障:红线之下巨龙舞
  近日,一批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案例被公开,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警告、免职等处分。吉林省用事实告诉大家,生态保护的红线不能触碰。
  2016年,吉林省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意见》,完成《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与此同时,将11项生态环境保护改革任务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项,出台了《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深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还有望不到边的黑土地,一条色彩斑斓的“生态巨龙”正舞动于白山松水之间。
(来源:光明日报)

 

全球森林资源 中国增长最多

  14日,记者从在浙江安吉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17年全国林业产业总值首次突破7万亿元。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业改革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其中,国土绿化稳步推进。5年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森林质量得到普遍重视,建设和划定国家储备林4766万亩,国家储备林制度初步建立。5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5亿多亩,绿进沙退的趋势进一步巩固。森林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森林城市增加到137个。

  林业资源保护全面加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天然林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得到有效保护,每年减少资源消耗3400万立方米,天然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全国湿地保护率由43.51%提高到49.03%,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试点,共恢复湿地350万亩,安排退耕还湿76.5万亩。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达2249处,总面积18.9亿亩,占国土面积13.14%

  2017年,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2:48:20,第三产业比重较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林业主要产业带动5200多万人就业。林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其中2017年森林旅游业成林业产业最大增长点,年接待游客14亿人次,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

据介绍,目前林业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大而不强,资源基础不牢,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较弱;产业聚集度低,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综合竞争力较弱等。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未来几年我国将协调推进林业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林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传统产业方面,改造提升木材培育、加工、林产化工、林业机械等产业。其中,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储备林2.1亿亩,每年新增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以上,初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在特色富民产业方面,着力发展林下经济、竹子、木本油料、花卉等产业。

  据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全国确权集体林地面积27.05亿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任务基本完成,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初步形成,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转岗安置,国有林区和林场分别妥善安置富余职工6.94万和7万多人。国有林区每年减少木材产量373.4万立方米,国有林场每年减少森林消耗556万立方米。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集体林业金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从300亿元增加到818亿元;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覆盖全国,保险面积达20.44亿亩。在国有林区改革方面,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改革方案全部获批准。在国有林场改革方面,3776个国有林场基本完成改革主要任务,其中95%以上定性为公益事业单位。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职工年均工资增长到4.5万元,基本养老医疗实现全覆盖,完成危旧房改造54.4万户。

  据介绍,国家林业局将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分两步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使人居环境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到2035年,乡村人居环境达到或优于城市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启动编制《全国乡村绿化规划(20182025年)》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从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质量、发展乡村林业产业、传承发展森林文化五个方面着手,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态基础。乡村林木覆盖率力争到2020年达到30%,到2035年达到38%,到本世纪中叶达到43%(来源:人民日报)

 

林业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14日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透露,2017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7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500亿美元,五年来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达12.1%,我国继续保持全球林产品生产、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站在7万亿元的新起点,中国林业产业亟待迈出由大到强的新步伐,走上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其中,理念创新应如何谋划,转型之路应如何铺就,值得关注和思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一场冬雨,把浙江省安吉县双一村的毛竹冲刷得清脆透亮,毛竹林下,一棵棵三叶青正旺盛生长。
  “别看这植物植株不大,可它浑身都是宝啊。”安吉县双一村党总支书记朱学星指着绿色叶片向记者介绍,三叶青在民间有“药王”“抗癌神草”等美誉,为优良中草药。这里的200亩三叶青全部采用毛竹林林下仿野生栽培,每亩预计净收入5万余元。
  毛竹和三叶青种植不仅成为绿色产业,更成为富民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双一村再一次得到了生动实践和完美诠释。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从规范引导到市场竞争,我国林业产业5年来取得了显著变化和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张建龙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同时,各地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形成了五大林业产业集群,中东部、两广地区成为人造板生产中心,东北地区成为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主产区,东南沿海成为花卉产业和家具制造业主要基地,西北地区成为经济林产品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成为森林旅游密集区。
  与此同时,全国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较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森林食品、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特色经济林、竹藤产业、苗木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与利用、林业物联网等林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2017年,森林旅游业成为最大增长点,全国新建各类森林旅游地接近9000处,年接待旅游人数14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5.5%,社会综合产值达1.15万亿元。全国林业主要产业带动5200多万人就业和130多万人增收脱贫。
  由大到强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和贸易量位居国际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张建龙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林业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资源基础不牢、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较弱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聚集度低,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6;创新能力不强,全国林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总体跟进、局部并行、少数领先”的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附加值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国际贸易环境严峻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肩负着生产生态产品和保障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优质生态产品,也包括绿色林产品。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修复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多种功能充分发挥,既创造更多的生态资本和绿色财富,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的需要,又生产丰富的绿色林产品,满足人民对物质产品需要。”张建龙说。
  在安吉余村,苍翠的青山和清澈的溪流背后,通过用足资源破解林业产业发展新课题的努力已经展开。
  如今,余村正依托省级森林小镇建设,启动建设串联全域的环村绿道,废弃矿山变景,村庄小品点缀,文创元素更浓,让余村旅游业态更丰、产业链更长。
  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要通过“旅游+”“文创+”和林下生金,让余村6000亩毛竹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
  转型升级三大路径呼之欲出
  作为最大规模的绿色产业,林业亟须加速转型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求。当前,最为紧迫的还是苦练内功,增强林业产业的竞争力。
  “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未来几年我国将协调推进林业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明确了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林业服务业三大路径,计划到2020年,总体实现林业总产值8.7万亿元的目标。”张建龙说。
  在传统产业方面,国家林业局将改造提升木材培育、加工、林产化工、林业机械等产业,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储备林2.1亿亩,培育10个国家级进口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2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木材加工示范产业集群,林业机械制造业全行业年出口贸易额达到150亿美元以上,培育和孵化具有“专、精、特”鲜明特点的林业机械产品国家级生产基地,逐步提高林业机械的自主制造比例。
  在特色富民产业方面,我国将着力发展林下经济、竹子、木本油料、花卉等产业,计划到2020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稳定增长,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面积1800万公顷,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5万亿元。

在林业服务业方面,将大力培育林业旅游、康养等产业,计划到2020年,实现各类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景区总数达到9000处,林业旅游休闲康养人数达25亿人次,将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业培育成林业支柱产业。(来源:光明日报)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