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信息》2018年第7期
2018-9-6 访问次数:1968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7期
(总第261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18年7月30日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科技之花 绽放珲春林区
3 桦甸市林业局实施“绿色”扶贫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国内动态
4 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7万亿 2020年将建成200个国家森林城市
4 滇桂黔:林草带动16.8万人增收脱贫
林业科技
7 植树造林常识
科技之花绽放珲春林区
五月百花竞放,生机盎然,珲春林区科技产业热潮涌动。
5月17日-5月18日,珲春林业局专门邀请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多年从事森林抚育等方面科研工作的研究员陈建军老师对林区科技产业项目进行培训指导。
在局机关六楼视频会议中心,陈建军结合珲春林区实际,重点围绕变革中的森林抚育、吉林省油用牡丹前景分析及建议和加强林业职工对生态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理论科技等相关知识为来自全局各基层单位的30余名科学技术推广负责人和营林技术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培训,授课时间长达2个半小时。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详细,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增强了参训学员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赢得了现场学员们的一致好评。期间,陈建军还到板石大苗基地观察了基地大苗生长情况,对油用牡丹适用地块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籽可榨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它耐干旱、耐贫瘠、耐高寒,适生范围广泛,尤其是栽植时不用浇水,成活率达98%以上,特别适合干旱缺水地区种植。而且,牡丹籽油具有防治癌症、降血脂、降血压及增强自身免疫等功效,被称为“植物脑黄金”。油用牡丹浑身都是宝,花叶、花蕊可做茶,花粉可加工化妆品、保健品,籽壳可加工药品,果皮可以提炼生产黄酮和牡丹原花色素,果荚可以生产牡丹多糖,籽柏可以生产多糖胶,根皮本身就是重要的中药材“丹皮”,产业链条很长。
多年来,珲春林业局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兴林、人才强林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科技支撑能力。把“如何成功走上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实现“以林为基,产业多元,如何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健康产业、绿色产业”作为不断研究的课题。在科技中心成立以后,他们就成功申报了《大果野玫瑰播种育苗技术》,被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为吉林省地方标准后,又经过多次考察与省、州林科院进行多次技术学习交流后,决定进行大果玫瑰播种育苗和油用牡丹2个科技项目的实施。计划2018年试验播种,成功后将进行大规模规范化种植。目前在哈达门苗圃已建立了大果玫瑰推广试验田,完成播种0.6亩。
上下联动,珲春林业局全局齐努力,谋发展,各基层单位积极依托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探索科技产业项目,发展林业特色产业。
营林公司投资试验规划建设的以市民自主采摘有机鲜果,体验农业丰收乐趣为主的草莓采摘园。园内首批培育的草莓是专门从辽宁草莓基地引进的全新品种,这个品种休眠期短、抗病性强、品质优,非常适合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并且具有果型美观,果硬度较好,耐储运,耐低温的特点。通过科学栽培,全程标准化生产,每年8月份定植,春节前就可以上市,而且可以持续采收到次年6月末。
解放林场结合本辖区土壤、气候等进行科学研究,多次到辽宁等地对新品种新项目进行反复调研,引进了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黑果腺肋花楸项目,它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蔷薇科落叶灌木。果实富含黄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被称作自然界的“抗癌剂”、“植物黄金”。2018年秋季解放林场将迎来黄金盛果期。
青龙台林场通过到黑木耳发展快的牡丹江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考查调研后发展了木耳菌生产线,成功注册了金星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专门从黑龙江绥阳购进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国内研制的高温消毒、液体接菌等先进技术,统一黑木耳菌种,采用黑山、黑旺两种优良品种使木耳菌生产质量有了突破性提高,当年就有17名职工受益。他们还建立了信息服务网络,为社员和周边村屯的种植户开展信息服务,拓宽营销渠道,保证了社员们收益最大化。
未来,珲春林业局将探索更多的科技产业项目,为林业职工的增收开辟更广门路。(珲春林业局 穆艳芬)
桦甸市林业局实施“绿色”扶贫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为加快桦甸市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桦甸市林业局立足行业优势,深挖内部潜力,积极主动作为,以“绿色”扶贫举措,促进贫困村整体面貌改善。
年初以来,桦甸市林业局结合贫困村村容村貌基础条件,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屯进行了走访调研,综合调研结果,确定公吉乡大肚川村大肚川社、八道河子镇新开河村新开河社等7个村屯为绿化美化建设重点村屯。其中,大肚川社被确定为该市2018年唯一一个省级“绿美示范村屯”,省级财政给予40万元资金支持;其他贫困村屯绿化美化地方财政匹配30余万元资金支持。
为确保建设质量,市林业局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绿化美化建设:一是与帮扶贫困村屯研究制订绿化美化建设方案,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前期准备;二是抢抓春季植树季节,积极帮助做好绿化设计、苗木协调和树木栽植工作,并组织林业干部职工到村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三是帮助村里做好苗木缺株补植、后期管护等工作,确保绿化工程质量。
通过贫困村屯绿美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打造了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为这些村屯早日实现脱贫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源:桦甸市林业局 唐佰玲 关恩荣)
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7万亿
2020年将建成200个国家森林城市
记者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获悉:目前我国湿地面积8.04亿亩,共有国际重要湿地5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602个,国家湿地公园898个,湿地保护率达49.03%。同时,《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已从1994年的1337.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1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500亿美元。(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汪志球 程焕)
滇桂黔:林草带动16.8万人增收脱贫
当新时代的曙光悄然破晓,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也不断传来扶贫的捷报:2017年,林草精准扶贫带动16.8万人增收脱贫。 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是生活越来越富、生态越来越好的幸福民生图景——无论在桂北湿地,还是在高原山区,到处可见满山的浓绿、新建的农家园舍和充满干劲的当地村民。 “十二五”以来,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林业扶贫工作,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林业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措施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片区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27%,林业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生态脱贫的新路子。 一片充满潜力的希望土地 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四多”地区,它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于一体,是全国14个片区中扶贫对象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所辖县数最多、民族自治县最多的片区。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又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这里土地贫瘠,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生态条件脆弱;基础设施落后,水利和交通瓶颈十分突出,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广、程度深。2010年,年收入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有324.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 然而,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却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这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丰富,是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 看似落后贫瘠,实则蕴含潜力,孕育希望。 生态扶贫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如何摆脱落后,挖掘潜力,让希望照进现实。 一条立足长远的扶贫路径 “如果不是因为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我这日子真不知道咋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良寨乡安全村贫困户赵付贵说。 当上生态护林员后,每年新增加1万元的收入让这个贫困家庭大变了样。目前,赵家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生活燃起希望。 赵付贵只是片区近5.3万实现“山上就业”的生态护林员之一。 2017年,安排片区中央和地方林业草原保护修复投入57.94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52859人,带动片区贫困人口“家门口脱贫”的同时,林区森林火险和盗伐林木案件明显降低。 林业扶贫的特色就是进一步扩大片区贫困户参与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的覆盖面,提高劳务收入和受益水平,其中贵州片区的 24.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加生态劳务收入846元。 生态产业扶贫,“造血”比“输血”更加可贵。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四拔镇里乐村由当地能人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租用农民土地发展油茶8000多亩,涉及260多个贫困户。农民将土地按30%入股,收益期按股分红,并参与油茶经营和林下种植养殖,每年仅劳务收入就接近3万元。 2016年,片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9亿元,建立林业合作社1690个,带动2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贵州黔南州贫困人口的40%纯收入来自林业产业;云南省“十二五”以来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590万亩,一批核桃、油茶加工企业成长为国家林业龙头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利用石山上的竹子、藤、草等编织绿色产品,每年出口创汇900多万美元,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实现了家中就业。 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补偿脱贫成效日益显现。2016年林业扶贫精准带动42.9万人增收脱贫,生态保护修复和石漠化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快,完成造林562万亩、森林抚育313万亩,片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7.6%。 一组面向未来的发展建议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林业扶贫攻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片区贫困覆盖面广,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长期的不合理耕作方式和毁林樵采,导致石漠化严重,生态条件脆弱,与资源相伴的产业发展速度缓慢,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生态扶贫调研项目组经过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四个定点扶贫县的监测和调研,认为当前石漠化片区扶贫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如生态环境承载力低下,扶贫成本高;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片区基础条件与自然条件落后,返贫率高;地方财政困难,扶贫难度大等。 调研组建议,一是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在建设任务和资金安排上要进一步向片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二是巩固提升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三是推广建立以贫困人口为主体的造林专业合作社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四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政策精准落地。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开展融资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科学设计金融产品,
制定更加灵活适用的差异化扶持政策,通过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扶持,努力扩大林业扶贫的受益面。五是强化定点扶贫工作的帮扶督导,做到帮扶到位。六是加大林业扶贫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林业扶贫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植树造林常识
1.什么叫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植物的一种特殊栽培方法和研究手段。栽培对不用土壤作介质以支持植物直立生长,而用砂、合成塑料粒、某些多孔的岩石作介质;一般将化学肥料或化学试剂用水配成营养液,以满足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类。无土栽培又分为水培和沙培两种。 2.我国造林技术规程规定,造林成活率要达到多少为合格? 一般常规造林,造林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营造速生丰产林,造林成活率应达到90%以上。 3."四旁"植树是指哪四旁? "四旁"是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4.造林后为什么要及时地进行除草、松土等抚育管理? 要使树木健壮生长,就要满足它对水、肥、光、温度、空气等主要生长条件的需要。所以,必须根据幼树生长的需要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等必要的管理措施。 5.农田防护林带分哪三种类型? 农田防护林带按结构分为紧密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林带、通风结构林带三种类型。 6.我国有哪些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周围绿化工程、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 7.世界有几大生物工程?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指的是什么? 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的"绿色坝建设"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有名的四大生物工程。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是世界四大生物工程之最。 8."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范围有多大?地跨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 它包括东北的西部、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东西长7000余公里,南北宽400-170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地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区、市),551个县(旗、市)。 9."三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是哪年开始的?哪年完成的? "三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建设,是从1978年开始,到1985年完成,人工造林605.5万公顷,一期工程范围是12个省(区、市)(不包括天津),396个县(旗、市),总面积347万平方公里。现在正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1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用工程范围及建设任务是什么?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九个省的145个县(市),建设任务为从1989年开始,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有林地面积增加一亿亩。(来源:中国林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