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信息》2020年第8期
2020-8-21 访问次数:1559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8期
(总第283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0年8月22日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通化市林业局助力产业脱贫“牛劲”十足
3 舒兰市林业局组织林业企业助力产业扶贫见实效
国内动态
4 我国将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5 国家林草局启动“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工作
5 三年内河南省将建145个森林康养基地
6 黑龙江省推出28个森林康养目的地
7 放下斧头搞旅游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绿色转型
8 中国蓝莓产业有望成为超千亿元大产业
通化市林业局助力产业脱贫“牛劲”十足
柳河县亨通镇太平沟村有多年的养牛传统,许多村民都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并且,周边围绕养牛产业的经济环境越来越成熟,销售渠道畅通,目前育肥牛和牛犊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可以说前景良好。 通化市林业局驻村第一书记丁云飞结合这一实际,为村里“量身定制”了一套以养殖育肥牛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挥养殖传统优势、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叠加效应,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2019年春,经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研究,决定在太平沟村发展村集体养牛项目,在通化市林业局及各包保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很快筹措到34万元扶贫资金。7月初,经反复考察,又购买了村里一处闲置养殖场作为养牛场所。这一场所建筑、场院、变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完备,能大幅减少养牛场启动建设费用。
为更好完善养牛场的配套建设,他们随即对养殖场进行维修改造,新建场院护栏、水井,修缮牛舍、看护房,平整场地,同时,购买铡草机、粉料机等设备,贮存秸杆、玉米草料。历时两个月,花费7万余元,养牛场基础建设和相关工作初步完成。9月,丁云飞带领村委成员及村养牛能手一行5人又赶赴白山市进一步考察,在江源、浑江两区各沟岔的几十户养牛场所学习养牛经验,了解牛市行情,并在养牛能手的把关下,购进了7头育肥牛。11月又购进6头育肥牛。
为保证育肥牛的养殖状况良好,丁云飞为牛场雇了一位养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村民负责。而他也常常跑到养牛场询问饲料配制、投料次数、喂水喂药等情况。遇到恶劣天气,他都要提前通知养牛人,注意牛场的安全问题。在丁书记的督促和养牛人的精心照料下,养殖场运转情况良好,预计今年中秋节开始陆续出栏。
牛场产生效益后村集体占收益60%,余下40%收益全体贫困户按当年脱贫线进行补差分红或按户平均分红。到时候,村民的腰包里又会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通化市林业局 梁景华)
舒兰市林业局组织林业企业助力产业扶贫见实效
7月份以来,舒兰市林业局在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之际,积极谋划、再出实招。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无项目、缺资金等实际问题,在原有包保领导、包保干部保留不变的基础上,局主要领导又亲自安排部署,由局党建办牵头,组织林业13家基层企业,本着“入户遍访、逐户动员”的原则,抽调各企业单位党务干部,由各单位支部副书记带队,深入林业系统所包保的2个乡4个村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帮助实施产业扶贫。
在遍访中,主要通过“三看二问四帮”的方式,调动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的积极性,确保年底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增强其脱贫动力和意愿,真正将“输血”变成“造血”。“三看”即:看贫困户家庭是否具备养殖条件、是否有养殖场所、是否有养殖能力;“二问”即:是否有养殖意愿、是否有养殖具体困难;“四帮”即:对有养殖意愿且有养殖能力的贫困家庭,帮助提供养殖饲料、帮助维修或搭建禽舍、帮助免费提供禽雏、帮助销售。
通过林业企业多次入户走访、动员,一些有养殖条件和能力,但对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的贫困户看到了“借鸡生蛋”的“商机”,转变了观念。目前,已有林业4家企业单位为10户贫困家庭,提供每只价值40-50元近4-5斤重的大鸡雏 300只; 有林业3家企业单位为6户贫困家庭,提供小鸡雏 130只;同时,其他6家林业企业为已有家禽的各贫困户免费提供饲料。林业系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350元。并与有销售意愿的贫困家庭签订了购销协议或口头协议,确保年底扶贫产品购销得到保障。
自今年7月林业企业入户开展产业扶贫以来,舒兰市林业局永胜林场、群岭林场、溪河林场、水曲柳林场、开原林场、大北林场、舒兰林场已多次组织人员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回访,查看养殖情况,保证养殖效果;小城林场、平安林场、石河林场在走访中,多次采买贫困户家中的黄瓜、西红柿、土豆、豆角等庭院农作物,通过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增加家庭收入;青松林场在帮助发展家庭养殖的同时,还为贫困户殷占海提供200元资金用于购置半成品青玉米进行烤熟后售卖。真正做到“一户一策”,精准施策。
据不完全统计,预计到年底,通过林业企业采买32户贫困家庭农作物和回收散养家禽等方式,可为贫困户创收近7万元。通过林业企业助力帮扶,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的养殖热情和发展产业的信心,为做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家庭脱贫内生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舒兰市林业局 张刚)
我国将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规划,提出将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到2025年,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
规划提出,将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依托都市农业生产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业态,建设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园、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依托秀美山川、湖泊河流、草原湿地等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特色农(牧、渔)业游为主的休闲农(牧、渔)园和农(牧、渔)家乐等,以及森林人家、健康氧吧、生态体验等业态,建设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功能区。依托稻田、花海、梯田、茶园、养殖池塘、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海洋牧场等田园渔场风光,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观赏、休闲垂钓等业态,开发“后备箱”“伴手礼”等旅游产品。
规划要求,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品质。大力发展具有历史特征、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创制独特、稀缺的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和产品。依据各类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细分目标市场,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展民宿康养、游憩康养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突出多样化,发展农家乐、休闲园区、生态园、乡村休闲旅游聚集村等业态,及共享农庄、康体养老、线上云游等模式。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打造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重点县与美丽休闲乡村。完善配套措施,加大经营主体培训,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水平。(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国家林草局启动“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工作
7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高德地图合作的“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向社会发布。公众通过高德地图可就近找到采摘果园,满足户外采摘游憩需求。
“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是政府主管部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林草产业与社会公众互联互通,强化林草产业社会感知和触达所迈出的第一步。今年6月初,国家林草局组织高德软件公司、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按照“诚信经营、设施安全、品质保障、交通便捷”的原则,在北京市开展“采摘果园一张图”试点,各区选择优质采摘观光果园350余家,先期引导上线130家,从中打造样板采摘果园50家,引起社会积极反响。目前,北京市在高德地图上线采摘果园总数超过3000家。
国家林草局将与高德地图深入合作,采取优化技术、完善服务、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社会监督、共建共管等措施,在全国推进采摘果园一张图,发挥林草生态产业服务“六稳六保”重点工作、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作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三年内河南省将建145个森林康养基地
记者8月6日获悉,根据省林业局、省民政厅、省卫健委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2年,我省将建成145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示范推进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森林康养是林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交互融合的新业态。目前,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社会资本参与踊跃,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自2016年以来,我省共推动信阳南湾湖等56个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建设,鄢陵县、竹林长寿山、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等3个基地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并认定了国有商城黄柏山林场森林康养基地等2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为全面提升森林康养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意见》提出,将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构建类型丰富的森林康养基地。到2022年,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45个,其中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含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基地)45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00个;到2027年,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县(市、区)10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20个,建成森林康养基地225个,其中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含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基地)65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60个。逐步建成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产品丰富、标准完备、管理有序、融合发展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
据悉,我省将专门编制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森林康养标准,有针对性地营造、补植具有康养功能的树种和花卉等植物,推进森林康养配套设施建设,培养引进森林讲解员、森林疗养师等专业人才,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开发森林自然疗养、亚健康理疗、康复康养、养生养老等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源:河南日报)
黑龙江省推出28个森林康养目的地
近日,黑龙江省推出28个森林康养目的地,吸引游客畅游林海,自由深呼吸,品尝绿色山珍。
黑龙江省是我国森林资源大省,素有“森林之冠”美誉。拥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森林,是国内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夏季气候清凉舒爽,平均温度20℃,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次公布的28个森林康养目的地包括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伊春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伊春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伊春桃山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亚布力森林公园、哈尔滨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平山旅游区、哈尔滨帽儿山森林公园、牡丹江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牡丹江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佳木斯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等。
28个森林康养目的地各具特色,如大兴安岭漠河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因神奇天象有“神州北极”的美誉,哈尔滨亚布力森林公园拥有中国最北熊猫馆,哈尔滨平山旅游区拥有中国最大半野生鹿场,牡丹江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的火山地貌与森林康养相结合等。(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放下斧头搞旅游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绿色转型
初秋时节,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腹地的阿尔山市白狼镇草木繁盛,正迎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做马车观光生意的于久江举起马鞭,吆喝着:“坐好了,走咧!”坐在马车上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下沿路的山林美景。
57岁的于久江是阿尔山市白狼林业局的一名老林业工人。几十年来,从手举伐木斧头,到手握马鞭搞旅游,于久江的个人经历就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百姓的发展缩影,见证了当地从林业到旅游业的绿色转型。
阿尔山市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供应地。作为一名“林二代”,19岁时,于久江便加入伐木大军。“那时候起早贪黑上山砍树,两头不见日头。”他回忆说,当时条件简陋,油锯不够用,就拿弯把锯手工砍木头。有时汽车进不来,要靠手拉肩扛或马车运木头。
在一次伐木作业中,于久江的左手食指不幸被锯断。“伐木工作苦得很,轻、重伤啥样都受过,避免不了。”于久江说,除了工作艰苦,伐木工人的生活环境也堪忧。当时,他们一家4口住在50多平方米的“板夹泥”工棚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每天砍柴烧火做饭。
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当地森林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守住绿水青山,从2012年冬季木材生产期开始,阿尔山市全面停止森林采伐。
放下斧头,路在何方?
“因林而建,也要因林而兴。要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白狼镇镇长祁学东说,停伐后,白狼镇成为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为谋求新生,当地依托林海、冰雪风光和林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真正实现从“砍树到看树”的转变。
如今,在白狼镇林俗村入口处醒目地写着:“放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于久江不仅从一名伐木工变为护林员,还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夏天带游客观光,冬天带游客体验冰雪乐趣。
由于游客众多,于久江的旅游生意红红火火,腰包眼见着鼓起来。2018年,于久江成立了旅游合作社,目前有7名社员,带动村里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于久江说:“今年受疫情防控影响,旅游收入有所减少,往年生意好的时候,合作社一天最多能赚三四千元。”
为改善老林业工人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还实施棚户区改造。“我家分到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过上了不敢想的新生活。”于久江满意地说,去年搬上楼后,冬天再也不怕冷了,屋里养了十几盆鲜花绿植,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当地像于久江一样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数据显示,目前阿尔山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超1.4万人,2019年旅游人数增长到约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余亿元,在生态环保和发展绿色经济上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伐木到护木,再到发展特色旅游,阿尔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春天赏杜鹃、夏季玩天池、秋日看林海、冬季泡温泉……一幅美丽的生态转型图景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铺展开来。(来源:新华网)
中国蓝莓产业有望成为超千亿元大产业
6月20日,以“全球共享·莓好生活”为主题的2020国际蓝莓品牌大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超过350万人次收看会议直播。与会专家表示,中国蓝莓产业增速快,消费潜力大,有望成为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大产业。
我国蓝莓产业自本世纪初开始商业化种植,近20年来,栽培区域从最初的4个省扩大到全国27个省(市),产出量稳居全球第二位。蓝莓产业近年在布局和发展、专业组织及服务平台建设、蓝莓科研技术应用、蓝莓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推进品牌建设成为引领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蓝莓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与会专家围绕新消费时代蓝莓产业的创新技术、商业营销模式、蓝莓营养健康应用及深加工产品研发趋势展开探讨,对蓝莓企业建设发展之路,打造蓝莓健康产品提供了方案和思路。今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创新形式开展了“网上蓝莓节”直播带货活动,对遴选出的“十大好吃蓝莓品牌”在各大渠道平台进行产品推介和专场销售活动,加强消费者对蓝莓品牌的认知度,引导蓝莓品牌发展。(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