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信息》2021年第5期
2021-5-24 访问次数:1331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5期
(总第292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1年5月24日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吉林省:各地广泛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4 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举办
国内动态
5 国家林草局开展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定
5 我国7省区胶合板生产能力超千万立方米
7 浙江发布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8 宁夏今年将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
吉林省:各地广泛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街头公园,树木成荫;乡间田野,绿意浓浓……美丽吉林,令人神往。
进入4月,我省一年植树播绿的最佳时节到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广泛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再掀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建的植绿高潮。
截至目前,全省完成人工造林19.8万亩,封山育林10.8万亩,迹地更新12.8万亩,补植补造42.3万亩,公路、铁路、河流绿化5455公里,造林绿化任务完成进度较快。
义务植树 全民参与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今年也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周年。入春以来,全省各地抢抓植树造林黄金时节,植树造林如火如荼。
自梅河口市区向北行驶20公里,便到达湾龙镇共安村,站在一片松林前放眼望去,一片葱茏。梅河口市林业局局长王春翔介绍:“这就是梅河口今年的义务植树基地。”今年有2.7万株红松大苗在此“安家落户”。领导带头、群众参与,自4月11日义务植树活动启动,梅河口市共有10万余人参加义务植树,并将在6月组织千名市直机关干部对义务植树基地开展抚育除草活动,全面丰富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
不仅是梅河口市,我省各地围绕“全民共建绿美吉林”活动月,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青年、学生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投身造林绿化;各地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绿化实施方案,开展植树造林;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党员林”“公仆林”“企业林”等各具特色的纪念林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为方便社会公众参加国土绿化,我省今年继续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目前,我省开通了全民义务植树网,策划了“莲花山上植绿伞护水缸”和“栽下一棵治沙树”等十余个网上捐赠项目,让群众足不出户履行义务,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
今年是“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启动实施的第一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社会公众参与造林绿化热情,力争实现全省义务植树3000万株。
乡村添绿 生态更优
村屯绿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关系到全省造林绿化总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今年,全省村屯绿化美化开局良好,村容村貌不断添绿变美。
时值立夏,在镇赉县黑鱼泡镇岔台村,村路两旁是一片富有层次感的绿化花草,房前屋后绿树环绕,人在林中、村在画中,一派自然恬静的农家风光。今年春季,镇赉县克服造林立地条件差、盐碱过重等不利因素,新绿化村屯11个,完善提升绿化村屯22个,村屯绿化美化成效突出。
在产粮大县梨树,刚刚栽种好的农田防护林横成行、竖成列,绵延数里。近一个月,梨树县各乡镇抢抓春季造林时机,今年已栽植农田防护林4000多亩,并由专职护林员做常年维护。目前梨树县的农田防护林面积已达4800余公顷,成为保护黑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安全屏障。
今春,我省各地农村依托现有道路、山地、农田、林地等,实施全方位造林绿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双辽市完成绿化精品路线建设,并及时开展定期维护;东丰县结合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基本上消灭了光杆路,主要村屯、道路、河流基本上已经绿化达标;磐石市黑石镇有针对性地选择绿化树种,优化乔灌搭配、彩色树种和花草搭配,达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效果。
为打造更有乡土韵味的绿色农村,今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村屯绿化美化工程,坚持应绿尽绿,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省还启动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攻坚,把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和公路、铁路、河流防护林建设作为今春义务植树主战场,更新、改造、新建多种方式推进,做到有路必有树、有河必有林,为确保粮食安全筑牢“绿色屏障”。
结构优化 绿色惠民
把“绿化”与“产业”相结合,把“造林”与“致富”相结合,实现生态和经济同频共振,是今春我省造林绿化的点睛之笔。
大安市国有林场栽植的沙棘林令人印象深刻。大安地处我省西北,多盐碱地和风沙地,种植沙棘,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生态,随着林木的成长,这里的水土将会大大改善,同时每亩沙棘树能实现收益8000元。不仅如此,该林场还通过套种苍术、板蓝根、黄芪等中草药进一步提高收益。
造林绿化,土地要盖上“被子”;增收致富,农民要挣到“票子”。怎样处理“被子”和“票子”的关系?在实践中,我省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经济林产业,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东丰县南屯基林场强力推进万亩红松经济林建设,并在林间间种刺老芽、榛子等,开发林下经济立体经营;伊通县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打造苗木产业基地,走出生态建设产业化路子;东辽县以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花卉苗木、红松、黑果花楸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我省继续坚持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并重,把发展林业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全面增加。(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陈沫 实习生孙岳)
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举办
“2021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于5月1日-31日在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举办。游客可欣赏到野生杜鹃花迎寒绽放,七色山花谷等龙湾自然美景,接受红色教育,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本届旅游节主题为“红色辉南、魅力龙湾”,呈现“红色龙湾”“文化龙湾”“惠民龙湾”三大亮点。龙湾金川革命烈士陵园、抗联红色文化体验馆、金伯阳纪念广场、抗联路径等红色旅游地,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现了抗联红色文化脉络,是省内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验的主要目的地。同时龙湾旅游文化内容丰富,以典型的火山遗址遗迹、湿地生态系统为要素的火山文化,以四方顶子全国摄影基地为要素的摄影文化,以龙湾宣教展馆为要素的研学文化,以抗联精神教育基地为要素的红色文化等,为各类目标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务。本次节庆期间推出省内国家级劳模免费入园、七色山花谷免费游览等多种优惠措施。龙湾所在辉南县将发放20万元旅游消费券支持龙湾旅游发展。
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已连续举办了13届,成为吉林省重要的生态旅游主题节庆活动之一。本届旅游节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化市人民政府主办。节庆期间龙湾有6处景区向游人开放,分别是三角龙湾景区、大龙湾景区、吊水壶景区、四方顶子景区、龙湾漂流景区、生态观光园等6处,涵盖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红色教育等诸多旅游要素。
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境内,是一处集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等于一体的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龙湾被誉为“中国空间密度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和“世界最典型的玛珥湖群”,并成功入选“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保护地绿色名录”。(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赵冷冰 魏静)
国家林草局开展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启动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定,拟在全国认定100个左右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申报时间到6月18日截止。
申报单位应符合2017年发布的《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的条件。以县为单位申报的,县域范围内应至少有3家(含)以上已命名的以经营主体为单位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至少有1家(含)以上已命名的以林下经济为主业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或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林下经济产值占当地林业产业总产值(不包括第二产业)的10%以上。以经营主体为单位申报的,以林下种植为主的经营面积应在500亩以上,以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经营面积应在300亩以上。
本次认定将对开展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野生抚育的林下中药材基地予以适当倾斜,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新疆、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革命老区县及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县予以倾斜,对农民工、大学生、科技工作者、退役军人等返乡下乡人员建设的林下经济基地予以适当倾斜。(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我国7省区胶合板生产能力超千万立方米
中国胶合板类产品生产能力调查自2015年启动以来,经历了近6年的数据积累和统计完善,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企业信息库。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共同完成2020年度中国胶合板生产能力变化情况统计,并对2021年初新建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趋势研判。本次发布的数据信息对前几年的数据同时作了修订。
中国胶合板类产品包括家具制作及装饰装修用胶合板、包装用胶合板、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实木复合地板基材用胶合板、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单板层积材、特种胶合板、异形胶合板以及细木工板等主要品种。
中国胶合板生产企业的调查不包括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020年底,全国保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15200余家,分布在26个省(区、市);总生产能力约2.56亿立方米/年,在2019年底基础上增长11.8%;企业平均生产能力约1.7万立方米/年,呈现企业数量和总生产能力双增长、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下降态势。
截至2020年底,全国注销、吊销或停产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累计1.75万余家。
全国共有7个省区、4个地市胶合板类产品年生产能力超千万立方米。
山东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440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610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23.8%,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临沂市胶合板类产品生产能力超过3600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59.0%,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类产品生产基地。
广西区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188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480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18.8%,排位居全国第二。贵港市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胶合板类产品生产基地,总生产能力接近2150万立方米/年,约占全区的44.8%。
江苏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230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360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14.1%,排位为全国第三。徐州市生产能力约1600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44.4%;宿迁市生产能力约1320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36.7%。
安徽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93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达到173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6.8%,排位为全国第四。
河南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71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达到152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5.9%,排位居全国第五。
河北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99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119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4.6%,排位为全国第六。
广东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72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113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4.4%,排位全国第七。
聚氨酯类胶黏剂、豆基蛋白胶黏剂、淀粉基胶黏剂、木质素胶黏剂、热塑性树脂胶膜等无醛添加胶合板类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增长。
2021年初,全国在建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2050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2440万立方米/年,除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余25个省区均有在建胶合板生产企业。预计2021年底,全国胶合板类产品总生产能力将突破2.7亿立方米/年。(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浙江发布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近日,浙江省林业局发布《浙江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进一步明确浙江省发展林下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通过大力推进高质量示范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市场流通体系构建,着力加强科技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绿色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加快建设林业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推进山区跨越式发展赋能蓄力。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山区跨越式发展和“重要窗口”建设,以“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和“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为抓手,以推动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千亿产业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到2025年,全省林下经济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千村万元”消薄增收林下经济帮扶工程深入实施,“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深化推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全面提升,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体系更加健全,产品供给、质量监管、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浙江省林业局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规划》,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要素保障,强化科技支撑,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进浙江省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浙江省林业局)
宁夏今年将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
近日,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四权”改革新闻发布会在银川举行。旨在深入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第四次推进会议精神,推进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推进改革创新举措,树立改革导向,营造以改革开路、以创新开题、以“四权”开局,下好改革先手棋、打好改革主动仗的良好舆论氛围。
宁夏将通过推进山林权改革5项举措,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盘活林地林木资源,放活经营权,增强社会投资活力,确保完成2025年森林覆盖率20%目标任务,实现山林权生态价值增值、生态效益提升、生态环境好转,厚植美丽新宁夏底色,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进山林地确权登记。建成林草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厘清林地、草地等山林资源地类和界线,分类解决生态移民迁出区山林地权属,推进山林地不动产登记,实现林草资源应确尽确、应登尽登。
放活山林地经营权。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实物计价、货币结算、经营权作价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参与山林权流转,加快推进山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发适应林业特点的林权抵押贷款金融产品,拓展山林权融资功能和规模。培育多样化、多层次的绿化经营主体,引导工商资本进山入林、投资林业。
建立市场交易体系。探索开展林业资源价值评估。将山林权交易纳入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统一开展交易。探索建立政府回购机制,实现山林权可进可退。同时,宁夏将积极探索碳汇林交易,确定全区各县林木碳吸收量储量和增量,鼓励碳盈余县和碳赤字县开展碳汇造林横向补偿,政府组织建设碳汇林抵消碳排放,或由企业直接出资在政府指定地块自行建设碳汇林抵消碳排放,形成碳排放权交易下的林业碳汇交易模式,以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宁夏模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探索市场化植绿增绿机制。推行“以林养林”新模式,将林下经济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范畴,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发展林下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经营业态。探索“以地换林”新路径,以林地综合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异地配套一定比例建设用地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国土绿化。
健全服务管理体系。强化林业技术服务,引导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加强林业管理执法,全面推行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山长制。
推进山林权改革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林草行业将勇担使命,攻坚克难,尽快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任务台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全力推进山林权改革落实落地,使宁夏山林权改革在黄河流域走在前、做表率,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林草力量。(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