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www.fullaulas.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24年第8期

     2024-8-23       访问次数:329次

 

林业产业信息

8

(总第329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4823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电商赋能林下经济,驱动产业蓬勃发展

3 通化: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美富共赢

5  2024年秋季吉林省苗木协会信息交流会

国内动态

5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成果

9  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释放森林生态价值

  ——浙江省丽水市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实践

11  全国最大林业碳汇项目签约启动

12  刨花板产业调整向上创新升级

 

 

电商赋能林下经济,驱动产业蓬勃发展

为推动省林草局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积极培育林特产品网络营销新业态,引导帮助林草企业和职工群众实施产品网络化、市场化营销,省林草局与京东集团于2024817日在舒兰市举办了第五期林特产品网络营销培训班。来自舒兰市、蛟河市和部分森工企业及乡镇的100余名职工、林区群众、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省林草局介绍了今后一个时期与京东集团开展全面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工作安排。京东健康东北区负责人围绕京东集团助力我省林特产品开店优惠政策、开店流程和操作方法以及京东健康类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课程结束后,现场帮助有开店意愿的20余户企业和职工群众开设了京东店铺。通过此次培训帮助企业和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了电子商务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今后开展线上网络营销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培训期间,在舒兰市林业局的组织安排下,京东健康东北区负责人及吉林省林草局、舒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共同围绕如何推进舒兰市林下人参及中草药产业发展召开座谈会。会上,吉林省华参科技有限公司、吉林世一参业有限公司及吉林冠森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就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做了详细介绍。与会人员还前往吉林世一参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林下参基地建设情况及发展模式。目前,舒兰市林下参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成立了“舒兰市原生野山参产业发展协会”,投资超2亿元的舒兰林下中药产业园也在建设中。

省林草局与京东集团联合开展的电商培训目前已经成功在汪清县、敦化市、和龙市、吉林市和舒兰市开设了五期,成功带动延边地区、吉林地区的企业和职工群众在京东平台开设店铺达350余家,培训人数多达800余人。下一步省林草局将根据与京东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继续在电商人才培育、林特产品线上推广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全力推进我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

 

通化: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美富共赢

绿色是通化最鲜亮的发展底色。近年来,我市全面推深做实“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林长制改革,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积极探索推广“林上采、林下种、林中养、林边产、林间游”立体式、复合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走出一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互利共赢之路。

  写好生态“绿文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一字一句的惬意白描,是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真实写照。6867公顷的总面积、115万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94.5%的森林覆盖率,峡谷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15340/立方厘米,故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像这样的绿色立体宝库,我市拥有5座,是得天独厚,亦是事在人为。

2021年,我市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各地高位推动、四级联动,在健全组织体系、配套制度建设、林业资源管护、林长履职尽责等方面精准发力。集安市林长办紧紧围绕“护绿、增绿、活绿”工作目标,全面建立并有效实施林长制,构建覆盖集安全域的林业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辉南县辉发城镇出台《辉发城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搭建林长制履职平台,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林长治”格局;通化县石湖镇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林长组织体系,配备监管员和专职护林员,切实发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主导作用、履行主体责任……绿色成为通化最亮丽、最厚重的鲜明底色。

  守护林海茫茫,带来了有目共睹的生态福利。

  去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352天,占比96.7%;今年1-6月份,全市空气优良天数174天,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吉林哈泥泥炭沼泽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城市功能、内涵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获得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最美旅游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诸多荣誉,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城市”。

  拓展“两山”新路径

  叶绿茎青、果质饱满,炎炎夏日中,柳河县安口镇烧锅村又即将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烧锅村的柳河县园丰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利用停耕还林土地种植大果榛子。

“我们利用‘榛臻小镇’品牌效应,吸引外资投入持续壮大合作社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精心打造‘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农林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烧锅村第一书记庞世勇介绍。

  目前,柳河县园丰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是东北最大的大果棒子产业示范基地,年产量达60多万公斤,去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种植户人均收入1.5万元。

  此外,烧锅村的大果榛子嫩枝扦插种苗繁育基地,建有4000平方米连栋温室大棚3栋,年产优质种苗240万株,人均增收约1.2万元,基地的种苗繁育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居国内外领先水平。今年投产的榛果深加工项目,可生产加工榛子仁、榛子糖、榛子油、榛子酒等农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烧锅村交出的“绿色答卷”,是我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写照。目前,全市已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康养旅游等4大类36个品种立体式、复合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林业特色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去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7%

  当前,我市围绕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目标,编制通化市宜参林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推广“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特色产业,选树一批产业发展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侧重产业项目谋划与招商,围绕国储林建设、“红松+”产业、森林康养旅游等方向,建立高质量动态项目库。积极推动通化三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对外合作、辉南县抚民镇农特产品深加工、二道江区长白山系列保健品生产加工等项目招商,努力打造通化县“长白山地理标志”林特山珍区域特色品牌。建立专家智库,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院所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据了解,2024年,全市预计林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来源:通化市林业局 张书源)

 

2024年秋季吉林省苗木协会信息交流会

时间:97日—8日

地点:长春大汉宫酒店

内容:产品展示,信息交流 高峰论坛,联谊晚宴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成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实践。福建是集体林改的策源地和排头兵,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全国率先谋划推动了集体林改。20213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考察时强调,“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今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福建三明举行,对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特殊意义。

2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林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8年在总结福建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3个专门文件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和“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创新制度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开展先行先试,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取得新成效,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功能得到有效释放,呈现出生态美、百姓富的双赢局面。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全面实现

集体林是山区林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通过集体林改,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

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勘界发证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林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林权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了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格局。专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总数近30万个,经营林地面积2.67亿亩。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福建永安上坪村的村民将这9个字刻在一块大青石上,为改革树起了“民心碑”。

森林“水库”更充盈,生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我国宜林荒山荒地主要集中在集体林区,集体林改激发了农民扩绿、兴绿、护绿的积极性,自觉担当国土绿化的主力军,主动“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

集体林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集体林改起步早、力度大的福建、江西,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5.39%60.39%,列全国第一、二位。目前,全国集体林森林面积21.83亿亩,比林改前增加了5.5亿亩,增幅37%;森林蓄积量93.32亿立方米,比林改前增加了48亿立方米,翻了一倍。

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今天的山区林区青山常在、绿意盎然,守住了水的命脉。全国森林年涵养水源量达6289.58亿立方米,相当于16个三峡水库。

森林“钱库”更充实,生态富民效果日益显现

森林资源是集体林区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集体林改拓宽了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让森林日益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聚宝盆”。

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总产值超过9万亿元,形成了经济林、木材加工、旅游康养、林下经济4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集体林地亩均产出300元,比林改前增长了3倍多。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从2010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700多亿元,农民从林改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集体林业带动4700多万农民就业,福建三明农民年人均林业收入约76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分之一。山区林区乡村振兴希望在山、优势在林。

森林“粮库”更稳固,食物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集体林中具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树种达500种以上,是森林食品的主产区。集体林改秉持大食物观,增强了“向森林要食物”的发展动力,促进了经济林、林下经济做大做优,产品涵盖“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让中国饭碗更稳定、更安全、更丰盛。

木本油料规模持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茶油年产量80多万吨。木本粮食供给稳定,板栗、枣、柿等种植面积1亿亩,产量1400万吨。干果水果供需基本平衡,各类干果水果种植面积3.3亿亩,产量1.9亿吨。森林蔬菜、木本调料、木本饮料、木本饲料、竹笋、林菌、林禽、林畜等林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供应充足。

全国森林食品年产量达2亿吨,人均约130公斤,已经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农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让老百姓吃得更美味、更健康,让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更足。

森林“碳库”更庞大,固碳增汇潜力持续释放

森林是大自然的储碳大户。森林蓄积量每增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吨、释放氧气1.62吨。集体林中的中幼林多,蓄积量增长空间大,“碳库”扩容潜力大。集体林改促进了集体林资源扩面提质,提升了林业碳汇能力。

森林储碳固碳量持续增加。林木植被碳储量107.23亿吨,年固碳3.1亿吨,吸收二氧化碳当量11.37亿吨,集体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地创新发展林业碳汇,推出林业碳票、林业碳账户等新举措新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助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新征程上,国家林草局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我们将锚定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推动山区林区“含绿量”“含金量”同步提升。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加快建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以制度牵引林业改革发展。打好促进森林“四库”联动的组合拳,持续扩大库容、加固库体、夯实库基,进一步释放以林保水、以林生金、以林产粮、以林固碳潜力,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推进林业改革发展释放森林生态价值

——浙江省丽水市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近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林业改革发展推进林区共同富裕市试点地区,浙江省丽水市以生态立市,以林长制为总牵引,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林改“四问”的丽水答卷,从林权改革聚富、生态管护育富、产业发展造福、林业碳汇增富、整体智治筑富五个维度,充分释放森林生态价值,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探索林地“三权分置”

为破解林地分散经营困境,丽水市在2013年启动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以来,多管齐下集成化探索林地“三权分置”,以盘活森林资源。

一方面,丽水相继出台《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办证和抵押规范》等系列市级标准,规范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拓展经营权权能,进一步落实农民经营自主权,深化林地经营权流转。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流转林地216万亩,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1300余本。

另一方面,丽水尝试创新林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试点推行集体林地作价入股政策,流转后林地由地方政府引入“两山”合作社等国资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林农坐变“股东”享受分红。如庆元县开展“国储林+国乡合作”项目,通过推行以股权合作为主导的林地经营权流转模式,计划20年收储60万亩商品林基地,林农和村集体年均每亩可获取收益150200元。

推进林业投资融资

林业生产具有经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给资本“上山入林”增添了不小的阻力。面对这一困境,丽水积极应对,以项目化理念撬动大额资金投入林业生产,为林业生产注入金融活水,振兴林业产业。

实施“百亿国储林”建设项目。根据国家有关储备林最新政策,融合丽水现有的国乡造林、竹木、油茶、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林业碳汇等产业发展模式,以建设造林工程、林业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等主要内容,分期分批申报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项目,进一步推动国储林项目从“全域谋划”进入“全面实施”。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庆元国储林一期已开工建设,获银行授信9.6亿元,已投资3843亿元,流转林地1.77万亩。

实施“百亿专向债”建设项目。依托森林资源禀赋优异的国有林场等,丽水积极开展林业专项债项目的申报、建设。目前,已成功申报实施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公建项目和缙云大洋生态价值转化示范项目,累计总投资达35.68亿元,到位专项债7.2亿元。

发展特色林业产业

针对全市林业产业大而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丽水市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探索集群式全链条转型升级路径。

市委市政府优选出笋竹产业、油茶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两条特色林业全产业链,明确由副市长等市级林长分别担任两大产业链“链长”,加快培育百亿元级的笋竹全产业链和50亿元级的油茶全产业链。全市各地结合自身特色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如青田县安排84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

聚焦竹木产业加工体系不完善这一短板,丽水加快推进龙泉、庆元两个国家级竹木产业园区和遂昌竹产业共富园区等精深园区建设,建成竹木分解点77个,小微园区14个,形成了竹木材加工分界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成品精深加工企业链条完整的三级竹木加工体系。

在发展全产业链的过程中,丽水还注重发展企业与林农的利益联结模式,建成林业类“共富工坊”81个,带动一产增收,群众共富。同时,依托市县乡三级完备的林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开展林业产业技术帮扶指导,成功打造了遂昌箬叶共富工坊、景宁畲药共富工坊等

列带动共富案例。

目前,丽水市林改推进共富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60家,规模经营面积达61万亩。招引落地涉林重大项目15个,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全市林业行业总产值增长7.8%,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以专项债和国储林为支撑,丽水将持续推进笋竹、油茶和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百亿级林业全产业链集群,重塑林业成为丽水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浙江林业领域落地见效。(赵希元)

 

全国最大林业碳汇项目签约启动

 814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后,体量最大的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启动。中林数科有限公司与张家口塞林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造林碳汇方法学,将张家口市475万亩新造林开发为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助力张家口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又一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据测算,目前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CCER林业碳汇项目市场空间巨大。中林数科作为中国林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积极发挥作用,支撑中国林业集团参编林业碳汇方法学与国家标准,持续聚焦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围绕生态碳汇、林业信息化等领域,打造林业技术应用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张家口市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森林面积及蓄积量均位居全省第二。为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张家口市将整体林业碳汇资源纳入“双碳”工作总体布局,由市属国企塞林集团统筹开发。为全面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与森林经营管理、造林建设、区域碳减排、绿色金融等统筹谋划,塞林集团引入央企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携手中林数科为其提供全流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咨询服务,全面盘活张家口市尚义县、阳原县、怀来县等8个区县森林资源,有序推进林业碳汇项目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实现生态价值收益最大化。

此次央地携手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旨在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切实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打造了央地融合发展、“两山”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标杆。中林数科将进一步发挥央企资源配置能力,建立央地合作长效机制,提高张家口市林草资源质量与林草生态系统碳汇潜力,激发更多市场空间与活力,赋能张家口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鞠慧雅 李卓越 罗文哲)   

 

刨花板产业调整向上创新升级

10年,我国刨花板产业快速发展。在“双碳”目标愿景和市场应用需求牵引下,我国刨花板产业经历了生产规模、总产能调整向上及工艺、装备创新升级的跨越式发展。

刨花板主要以人工林木材或非木质植物纤维材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用于家具制造、装饰装修、定制家居、包装等应用领域。刨花板制造实现了低质木质原料的高效利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定制家居产业的兴起,刨花板应用更加广泛,而刨花板生产能耗相对较低、生产过程环保易于控制等产业特点,使其发展潜力和优势凸显。

市场需求加快产能扩张

2017年,我国刨花板进入第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当年,全国新建和在建生产线超过55条,新增产能905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3%。到2019年,我国刨花板产能达到3825万立方米。

由于短时间内产能集中释放,刨花板市场随即进入调整期。20192022年,我国刨花板产能维持在4000万立方米左右。2019年,全国刨花板生产线为438条;2022年,全国产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平均单线年产能由8.7万立方米提升到13.2万立方米,产业转型升级明显。

2022年开始,我国刨花板产业进入第二轮快速发展阶段。2024年上半年,全国刨花板生产线为332条,产能达到5940万立方米。全国在建刨花板生产线43条,合计年生产能力1508万立方米。

新一轮发展使刨花板产业进一步规模化,装备水平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年产能超过100万立方米的企业超过7家。山东是我国刨花板产能第一大省,临沂地区刨花板产能占全省一半以上。从生产线分布看,我国刨花板产能主要集中在桉树和杨树人工林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家具等下游市场集聚区、物流便利和发达地区。

刨花板产业两轮快速发展也与市场需求拉动有关。第一轮快速增长是在“十三五”期间,主要来自定制家居产业快速发展对刨花板的强劲需求,定制家具中刨花板应用超过80%。第二轮是“十四五”期间,定制家居对刨花板需求的增长虽有所放缓,但传统家具、办公家具等市场对刨花板有了更大需求。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速

刨花板制造技术和装备不断创新、新产品不断涌现和质量不断提升是刨花板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十四五”)、行业研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科研院所、高校和刨花板上下游产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攻关,围绕刨花形态精细化制造、胶黏剂创新、节能制造等方面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刨花板的质量性能不断提升,刨花板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改变了消费市场对刨花板的传统认知。刨花板制造成本不断下降,得到了消费市场认可,促进了刨花板产业高质量发展。20172022年,国家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刨花板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等多项刨花板科研计划课题获批立项并开展联合攻关,有力支撑刨花板产业创新发展。

新的创新成果和示范项目,通过每年举办的刨花板产业发展研讨交流活动,得以及时向刨花板产业宣传和推广,也大力推动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快速提升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持单位宁丰集团承担2023年全国刨花板产业创新研讨活动,向全国刨花板产业同行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年产60万立方米轻质高强刨花板示范生产线,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原料创新是竹材、芦苇和废弃回收木质材料在刨花板中的产业化应用。福人集团联合敦化市亚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成首条以竹材为原料的连续平压竹刨花板生产线,带动全国建成多条竹刨花板连续平压生产线,实现竹刨花板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盘锦积葭生态板业有限公司在辽宁芦苇产区建成年产10万立方米芦苇刨花板生产线,实现芦苇由造纸原料向刨花板原料转型,并在内蒙古建成年产15万立方米芦苇刨花板生产线。废旧家具、木模板、木建材等废弃回收木质材料在刨花板制造中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刨花原料、刨花形态及制造技术创新,实现了刨花板高性能、轻量化、环保化和功能化的创新发展。与传统的普通家具型刨花板相比,如今的刨花板高性能体现在力学强度更高、耐水性更优、尺寸稳定性更好、抗变形性更佳,能满足更大幅面、大跨度、高承重的应用。

除此之外,刨花板创新发展还体现在节能增效方面。刨花板生产中工厂废气、尾气环保处理技术与装备也得到明显发展,保证了刨花板生产线尾气排放达到或高于国家或地方环保要求。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十四五”以来,刨花板在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步入世界前列。作为涉及民生的建材、家居领域基础材料产业,刨花板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林产品。行业通过工艺技术改进与创新,将进一步降低物耗与能耗,提升刨花板性能和质量,走产业低碳发展之路。

刨花板产业未来如何发展?

坚持刨花板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需求的高标准牵引,我国刨花板产业将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短期内,刨花板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行业要坚持制造优质刨花板,更加关注刨花板制造与物联网、大数据、视觉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刨花板生产线智能制造发展。同时,注重标准化,规范产品生产与流通,提升产品质量。

原料更加广泛和精细化利用。随着产能增加,在不同地区或不同阶段,刨花板将面临原料紧张、价格上涨等情况,如何拓展刨花板原料和原料精细化利用将是产业关注重点之一。可从3个方面扩大补充原料来源:一是充分利用竹材、芦苇、秸秆、沙柳等非木材资源;二是充分开发区域树种资源;三是利用废弃回收木质材料。同时,关注原料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料价值。

拓展刨花板应用领域。目前,我国刨花板主要用于定制家居、家具领域,随着轻质高强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等高性能产品的大量投产,刨花板应用领域拓展也势在必行。未来,刨花板在全屋装修及装配式建筑、包装领域、建筑领域、车船等交通运输领域、防沙治沙领域等应用均值得关注和期待。

刨花板创新活动将更加活跃。我国刨花板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牵引,另一方面是产业自身的不断升级。生产企业只有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创新发展,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才有机会实现突破性发展。目前,一些企业设立了研究院,在工艺精细化提升、质量与成本精准化控制、功能化产品开发、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加强了研发。

与此同时,刨花板产业还需上下游产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创新,集成产学研用创新资源,引入和培养科技型人才,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增强我国刨花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中国绿色 郭文静 常亮 高黎 罗书品)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