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www.fullaulas.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21年第1期

     2021-1-27       访问次数:939次

 

林业产业信息

1

(总第288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1127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吉林省林(草)长制试点全面落实党政责任

2  筑牢绿色屏障 夯实美丽通化生态基础

国内动态

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7  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9  福建森林康养业态初步形成

 

 

 

 

 

 

           吉林省林(草)长制试点全面落实党政责任   

中国绿色时报119日报道(记者赵冷冰)吉林省有序开展林(草)长体制试点,290.75万公顷林地、26.87万公顷草原通过建立责任、目标、制度和组织体系,全面落实了党委、政府资源监管主体责任。

20207月以来,吉林在白城市、农安县、舒兰市、敦化市等9个市、县启动林(草)长制试点。各试点共设市级林(草)长10人、县级林(草)长383人、乡级林(草)长1838人、村级林(草)长3926人,区划网格10260个,落实网格长和巡护员12098人,配置“一林(草)一警”1449人,做到了每一块森林和草原均有对应的“三长一员一警”,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吉林省实施林(草)长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由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其他负责人担任副林长,构建省、市、县、乡、村各级林长体系,实行分区(片)负责,落实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属地责任的制度。林(草)长制抓住了“关键少数”和末端“最后一公里”,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推,各部门协同发力,以责任落实推动问题整治。林(草)长制强化山头地块一草一木的责任管护,使资源管护扎实落到末端。

 

筑牢绿色屏障夯实美丽通化生态基础

  绿,是通化发展的底色,生态立市更是推动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催化剂。

  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全国第三届林业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十三五”时期,通化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筑牢通化绿色发展的生态根基。

  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既是改善环境、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是发展生态经济、增强承载能力、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宜林地造林、更新造林等工程,完成造林32.75万亩,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三增长”。建设“公仆林”“成材树”“青年林”“双拥林”等义务植树基地117个,植树800余万株。重点实施城区绿色空间、绿色宜居乡村、通道绿化提升、水岸绿化、森林提质健康等9大建设工程,完成中幼林抚育21万亩,建设省级绿美示范村屯22个,全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水岸、道路、村屯绿化率分别达到85%98.67%33.4%

  强化管护,筑牢屏障。加强森林防火建设,截至今年,全市实现连续6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加大林业资源管护力度,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突出抓好林业重点有害生物防治防控,有效减少和降低了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的危害。资源监测和管护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数字化”管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吉林哈泥泥炭沼泽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发挥优势,产业富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林下经济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康养旅游四大类型和林参、林药、林蜂、林菌、林菜、林禽六大发展模式,特色果林培植面积发展到 3498.27公顷,建设林下养殖基地30205公顷、林菌基地556公顷、林药基地6652.4公顷,全市林下经济产值突破80亿元,林业总产值达到182亿元。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龙头企业、产业基地4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私有林场发展到39家,各类林业经济合作组织356家。

  完善机制,激发活力。2017年启动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实现管护方式和监管体制创新。实施县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建立森林资源督察核查制度。出台《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通化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2016-2020)》等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定《通化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林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加大林业生态产业扶持力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经营者提供全面便捷的涉林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百亩以上造林大户发展到1861户,千亩以上造林大户发展到45户,万亩以上私有林场和股份制林场发展到15户。

“‘十四五’时期,通化市林业工作将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长白山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7.15%,森林蓄积量8900万立方米以上,湿地面积保持在11.6万公顷以上,林业总产值比2020年增长30%以上。”通化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凤翔表示,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四大工程”。一是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加强国土绿化美化、退耕还林、森林修复保育;二是生态保护工程,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早期扑救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突出自然保护地管理;三是林业经济转型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生态、特色果林、森林特色养殖、森林康养旅游和林业新兴业态;四是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创新工程,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制,创新林业生态投入和扶持机制,探索绿色共享机制,加快数字林业建设。(来源: 通化市林业局王远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全文如下。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为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现就全面推行林长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全面落实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稳定性。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区域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突出问题,坚持分类施策、科学管理、综合治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全面提升森林草原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

——坚持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加强党委领导,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草)长(以下统称林长)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职责,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组织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林长,由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实行分区(片)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地方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承担林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

(四)工作职责。各地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科学确定林长责任区域。各级林长组织领导责任区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作为重要指标,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任务;组织制定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计划,强化统筹治理,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全面保护森林草原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组织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强化森林草原行业行政执法。

二、主要任务

(五)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严格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加强公益林管护,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强化森林草原督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推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六)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用地,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战略涉及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草原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加强森林经营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七)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建立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地方政府负责制,将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监管和联防联治机制,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草原鼠兔害等防治工作。坚持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八)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巩固扩大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推动林区林场可持续发展。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地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完善产权权能方面积极探索,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九)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森林草原资源“一张图”、“一套数”动态监测体系,逐步建立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网络,及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提高预警预报和查处问题的能力,提升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智慧化管理水平。

(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等管护人员作用,实现网格化管理。加强乡镇林业(草原)工作站能力建设,强化对生态护林员等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完善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修复财政扶持政策。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安排,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到2022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十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林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研究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通报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工作。

(十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林长公示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每年公布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情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自觉爱绿植绿护绿。

(十四)强化督导考核。林长制督导考核纳入林业和草原综合督查检查考核范围,县级及以上林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林长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草原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

  

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中国绿色时报126日讯(记者迟诚)126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十四五”及2021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各级林草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重点,合力攻坚,全面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张永利主持会议,国家林草局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林草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抚育6.37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连续30 年保持“双增长”,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天然林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得到休养生息。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森林草原火灾保持较低水平。累计治理沙化和石漠化土地1.8亿亩,沙尘暴天气次数明显减少。

会议指出,5年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出台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国家公园试点任务基本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力抓好野生动物禁食后续工作,禁食野生动物处置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均达到100%。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会议指出,5年来,林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林场数量由4855个整合为4297个,95.5%的林场被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林区改革基本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林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集体林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28.39万个,经营林地4亿多亩。林业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55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 带动3400多万人就业。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森林法、种子法修订完成。启动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实行松材线虫病防控科技攻关 “揭榜挂帅”。林草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

会议明确,“十四五”时期林草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加快推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聚焦重点、合力攻坚,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全面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会议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草系统要全力推动落实林长制,争取提前完成各级林长设立任务。编制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确保如期完成“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任务。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国家公园,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持续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对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野猪等野生动物依法进行种群调控。加快建设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推动实现多功能、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管监测工作目标。着力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工作体系,持续推进攻坚松材线虫病防治、雷击火防控等世界级难题。重点发展油茶、竹子、花卉等优势产业,积极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切实加强党对林草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抓好中央巡视整改、环保督察整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春节期间,要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行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会上,吉林、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青海8个省(区)的林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典型发言。

 

福建森林康养业态初步形成

    中国绿色时报16日报道 (记者刘建波)  20201228日,福建省林业局会同省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员会、总工会、医疗保障局等五部门发布2020年福建省首批省级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名单。其中,泰宁县、尤溪县成为省级森林养生城市,尤溪县汤川乡等5个乡镇成为省级森林康养小镇,将乐龙栖山等20个单位成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目前,福建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森林康养业态。

    近年来,福建省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快速发展。福州、龙岩、泰宁、建宁、武平和武夷山等6个市(县)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称号,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是国家林草局首批发布的国家森林步道之一,武平、将乐、顺昌、晋安4个县(区)和梅花山、邵武市二都、三元格氏栲、闽侯岁昌及浦城匡山生态景区5个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2019年,全省森林旅游总人数2.57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1106亿元,带动其他旅游收入1084亿元。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