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www.fullaulas.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20年第5期

     2020-5-29       访问次数:851次

林业产业信息

5

(总第280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0年5月25日

 

本   要  目

省内动态

2  20年  吉林退耕还林1500多万亩

2  梅河口市引进社会资本打造万亩红松果林

国内动态

3  国家林草局要求稳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

5  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发布

6  福建长汀:山绿了,心稳了,人富了

国际动态

7  巴西推广农畜林综合生产模式

 

 

实施20年  吉林退耕还林1500多万亩

   记者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吉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567.9万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草)1212.3万亩。

  2000年,吉林省开始进行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工程。本着因害设防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吉林省在东部长白山区以20度以上坡耕地停作退耕为重点,全面恢复森林生态功能;西部地区以严重沙化耕地为重点,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中部地区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截至2019年末,吉林省共完成退耕还林1567.9万亩。

  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吉林省东部地区100多万亩20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亩。全省主要河流、库湖、重点城市水源地周围得到及时治理,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高。(来源:人民日报

 

梅河口市引进社会资本打造万亩红松果林

  在梅河口市海龙林场的山坡上,人们正忙着挖坑、栽树、浇水,一株株红松大苗栽满了山坡,将光秃的山岭渲染成了绿色的图画。

  梅河口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营造红松果林,以红松果林产业发展带动红松果仁深加工全链条产业群。今年已经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在全市的荒山荒地、林地清收地块、农民的合作基地上营造红松果林1万亩,共栽植红松大苗30万株,让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储备了绿色银行。

  梅河口市是中国松籽仁加工集散中心。为了与果仁加工基地配套协调发展,红松果林基地建设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梅河口市委、市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红松果林基地建设,目标是打造世界最大的红松果林基地。2019年,梅河口市出台了《梅河口市红松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全市红松果林发展到25万亩,以红松果林产业发展带动红松果仁深加工全链条产业群,为梅河口市打造“世界松子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局积极创新,探索新的造林组织形式,把造林与生态环境改善、林农增收、脱贫攻坚及发展旅游紧密结合,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造林,大力倡导红松矮化大苗移植,缩短红松果林的建设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做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梅口市确定了多种扶持政策,对于国有林场采伐迹地更新,用股份合作的形式经营红松果林实现共赢。对于民营资本投入的红松果林,给予采伐指标等优惠政策。

  在政府的推动下,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高涨。梅河口市正源林业有限公司、润丰林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投资营造红果林。公司与多个乡村、林场签订了红松果林栽植分成合同。林场和村里负责出栽树的土地,公司负责苗木、技术及后续管理。等红松结实后,双方按比例分成。

  梅河口市正源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仲彬介绍说:“红松是长白山林区的顶级群落,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非常高。通过矮化技术培育的红松20年左右开始结实,每棵红松的经济价值可达几百元到几千元。我们今年营造的是11年和14年的矮化红松,几年后就会有收益,而且将来结果产量要高很多。这些红松籽仁可以为当地的果仁加工厂提供充足的原料,通过加工后增加附加值、增加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省林草局宣传中心  李月安 魏静

 

国家林草局要求稳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稳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

  通知要求,要准确掌握实际情况,科学评估禁食影响。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结合上年度行业统计和2020年1月下旬至2月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调查核实本区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从业主体、人员和在养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用途、养殖设施,以及养殖模式、持有证件等情况,特别要细致掌握从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养殖企业以往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收益分红等方式扶贫帮扶情况。要对合法养殖与非法养殖予以区分,对以食用为目的和非食用性利用予以区分,合理测算合法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因禁食野生动物可能面临的损失,科学评估返贫致贫风险,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工作中要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

  通知指出,要正确理解禁食野生动物范围,分类做好工作衔接。按照《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渔业法》等规定,对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适用《渔业法》的规定;对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适用《畜牧法》的规定。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准确掌握政策界限,加强与渔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相关工作有序衔接。对水生野生动物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发布后列名的畜禽,撤回和注销已核发行政许可证件或文书的同时,与渔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做好信息分享、资料交接等工作,保障养殖户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属于禁食范围但具有科研、药用、展示等非食用性合法用途的,依法依规做好行政许可证件或文书变更、换发等工作,引导、帮扶养殖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向;对属于禁食范围但其设施可用作养殖其他动物的,通过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主动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继续发挥养殖设施的作用;对禁食后停止养殖活动的,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积极支持、指导、帮助养殖户转产转业,尽量减少影响。

  通知要求,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防止引发次生问题。对禁食后停止养殖的在养野生动物,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根据各物种的习性和特点进行妥善处置。一是科学实施放归自然。对我国有自然分布的在养野生动物,要选择生境良好的该物种自然分布区或历史分布区,将放归数量控制在科学核算的生境容量以内,对放归个体进行健康观察检测并进行适应性准备,且放归自然方案经科学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确保不造成生态危害;对存栏量大、超出当地生境容量的,由省级以上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协调跨区域、分期分批分散实施放归自然。二是转作非食用性合法用途。对具有药用、观赏价值的在养野生动物,依法依规加快行政许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加速消化存量。三是对属于禁食范围养殖户放弃养殖的外来野生动物,不得放归自然,可委托代养或移交至具备条件的收容救护机构,今后根据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等需要进行合理调配。四是对确不能采取上述3种措施处置的在养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知要求,要配合做好补偿工作,帮扶养殖户解决困难。针对禁食措施给部分养殖户、从业人员造成损失或影响等情况,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在摸清底数、科学评估基础上,及时向地方政府报告,提出合理补偿建议,明确补偿范围,将合法养殖、依规停业的作为补偿对象,对违规取得行政许可证件或违法从事养殖的不予补偿;合理制定补偿标准,重点考虑在养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适当兼顾养殖设施投入和养殖模式等因素,并加强跨区域沟通协调,避免补偿标准差距过大引发新的矛盾。积极研究制定帮扶措施,根据养殖户的具体情况精准施策,对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现有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等渠道予以支持;要把帮扶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重点向养殖户集中的贫困地区、建档立卡户倾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要做到“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其实现转产、发展替代产业,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通知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对本区域禁食野生动物工作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深入从业主体和养殖户进行走访交流,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意义和《决定》的法律效力,既理解养殖户面临的具体困难,也积极引导养殖户了解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强烈呼声,引导广大养殖户看清大形势、调整发展方向。密切关注从业人员面临的困难和诉求,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做好政策解释说明,争取理解和支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指导督促,推动尽早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各项措施做实做细。强化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研判形势、通报信息,工作中的重大情况及时报告。(来源:中国林业网

 

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发布

    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近日发布。《报告》由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研究组等单位编制完成。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育苗面积2123万亩,可供造林用苗量434亿株,实际使用量165亿株。《报告》详细分析了2018年全国68种主要绿化造林苗木,提出种苗供需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性矛盾是我国苗木市场的主要问题。《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造林绿化信息和种苗生产供应信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适应性和苗木产业布局,分区域对苗木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苗木生产建议,对引导种苗生产单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复工复产,缓解苗木供需结构性矛盾,保障国土绿化行动苗木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报告》预计,未来我国苗木产业将呈现两种倾向:一是金叶榆、元宝枫等彩叶树种以及容器苗木需求加大;二是大规格苗木及乡土树种苗木价格及需求将不断上升,北方市场青睐常绿植物,南方落叶树种需求增大。另外,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国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有所下降,约为126亿株。(来源:中国林业网)

 

福建长汀:山绿了,心稳了,人富了

  春雨洗刷过后的山林,空气宜人。曾宪椿一大早就来到山上,看着一棵棵黄花远志冒出嫩芽,脸上充满期待。

  今年68岁的曾宪椿是长汀县河田镇窑下村人,前些年,因老伴患有慢性病致贫。当地政府安排他参与激励性养殖项目,2017年,他家成功脱了贫。去年,他又加入长汀县晨露种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中草药黄花远志。

  黄花远志全身是宝,叶、花可做茶,根可做药。这种中草药好种植,成本低,特别适合弱劳动力的脱贫户。

  “我们合作社2017年成立,主要种植黄花远志,如今规模已达1500多亩。”合作社负责人曾宪富是窑下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打拼,他说,“自己经常熬夜,压力大,所以特别注重养生,从中发现了黄花远志的商机。”

  河田镇扶贫办主任李焱说,种植黄花远志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第一年每亩1000多元,第二年2000多元,到第5年能收入5000多元,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路不愁。

  像曾宪椿一样,去年,河田镇共有86户脱贫户林下种植黄花远志,今年又新增15户。这样的扶贫好路子还从河田辐射到策武、濯田、南山等乡镇。

  这是长汀林下经济兴起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长汀将水土流失治理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在努力恢复生态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四都镇上蕉村,林下种植三叶青和灵芝有2000多亩,贫困户户均增收3万多元;在四都镇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的“平民兰”每亩可给种植户带来近3万元收入……

  目前,以兰花和中草药两大林下经济品牌为引领,长汀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现已建成21个林下经济特色示范基地。

  好生态也让高优农业成为扶贫攻坚另一法宝。在河田镇芦竹村,村里流转158亩土地兴建高优农业扶贫车间,车间实行全年无间断轮作种植草莓、哈密瓜、西瓜、猕猴桃等项目,24户脱贫户全部参与,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山绿了,心稳了,人富了。2019年,长汀县共完成林下经济种植面积4557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71.31万亩,实现产值28.64亿元。

  “我们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生态扶贫的突破口,如今绿色产业已成为县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长汀县扶贫办主任林先水说。(来源:福建日报

 

巴西推广农畜林综合生产模式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1950-1985年,巴西以塞拉多省为代表地区的农业产量迅猛增长。然而,过度开垦、单一耕作的传统方式为土壤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35年间,巴西畜牧业土地利用面积增长近71%,而产量仅增长21%。由于生产效率较低,只能通过扩大生产面积满足日益攀升的消费需求。同时,国内外对木材需求有增无减,仅靠营造商业人工林无法弥补木材缺口。为解决上述问题,巴西农业研究公司于2003年创立了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综合生产模式(ICLF综合生产模式),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粮食、生物质能源与林产品需求,遏制毁林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ICLF综合生产模式是将农-畜牧复合经营(ICL)、农-林复合经营(ICF)、畜牧-林业复合经营(ILF)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方式。其首要目标是在集合各类生产体系的基础上改变土地利用系统,提高产品质量、环境质量与竞争力。实现途径是在同一区域或同一收成年内实现农作物、畜牧养殖以及采伐作业的轮作,进行作物与牧草的套种实现联合生产,或者进行农用地与林地之间的演替,最终在同一区域内收获粮食、纤维、生物质能源、木材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等多种产出,使动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投入与剩余物之间的生物循环得到优化。

    巴西政府对此加大激励,推动该模式的全面应用,引导当地农民或农场主调整生产方式,引进和采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放弃传统农作物转而改种经济价值更高、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其他农作物。

    2010年,巴西政府出台《低碳排放农业计划》,要求相关区域在牧场按照草、树、农作物的一定比例进行种植,保护和加强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农作物轮作、免耕直播、生物固氮以及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先进生产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同时,提供了资金支持,包括向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用于采购良种;向农户提供年利率为2%的低息贷款,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面向农户推出两大“曲线补农”举措,一方面推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差价将由政府埋单;另一方面,当农产品价格过低时,政府会通过减免农户贷款的形式给予他们补偿。

    近年来,外部资金支持以及ICLF网络机制的建立,助推综合生产模式在农村落地实施。巴西农业、畜牧业与食品供应部与英国政府、美洲开发银行(IDB)合作,由巴西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所(IABS)执行可持续农村项目,推广ICLF综合生产模式,通过实施低碳技术来鼓励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ICLF综合生产模式对于恢复并改良退化土地,提高土地利用与生产效率,平衡农业、畜牧业以及林业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在巴西中部及南部地区全面推广,助推巴西实现《低碳排放农业计划》,履行《森林法》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森林可持续利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协会通知最近,最近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相继发出《关于开展5A级诚信(企业)单位推评(复评)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首批中国林草产业关爱健康品牌”申报推荐、评选活动的通知》,有关通知及申报表均已经在吉林林业产业网(网址:吉林林业产业或www.fullaulas.com)网站公告栏内转发,请各会员单位和相关企业踊跃参与。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