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信息》2020年第7期
2020-7-24 访问次数:999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7期
(总第282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0年7月24日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吉林省今春造林绿化168万亩 义务植树3204万株
3 吉林省将用5年时间创建一批现代国有林场
5 抚松县林业局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国内动态
5 林下经济:群众增收新抓手
——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吉林省今春造林绿化168万亩 义务植树3204万株
在吉林省长春市莲花山旅游度假区的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今年4月里种植的树木已经成林。梓树、蒙古栎等树种郁郁葱葱,金丝垂柳随风摇曳。这里的生机勃勃,是社会群众通过网上报名直接参加义务植树和用捐款等间接方式参与绿化的成果。
在吉林省梨树县,公路两旁生机盎然的新绿让人印象深刻。道路旁边新植的树苗亭亭玉立,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一眼望不到边。主要公路两侧各建设30米宽绿化防护带,在邻近公路一侧栽植2行柳树,其余栽植银中杨,树木的胸径都大于4厘米。这是吉林省今年重点建设的生态廊道绿化工程的一部分。
2020年,吉林省以“全民共建 绿美吉林”活动月为重要载体,实施重点工程造林、廊道绿化、森林质量提升、草原湿地生态修复、防沙治沙和绿美示范村屯6大工程建设,持续增加绿色资源总量,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吉林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今年是吉林省春季造林绿化成果较为显著的一年。吉林省今春完成造林绿化168万亩,占全年计划120%,是去年全年造林绿化面积的140%;新建和完善提高城市、县城绿地面积839.5公顷,占全年计划120%;开展村屯绿化美化1400个,占全年计划137.1%;完成公路、铁路、河流绿化总里程6729.4公里,占全年计划143.9%;建设全民义务植树基地393个,面积2115.8公顷,全民义务植树总计3204万株。
吉林省从今年开始将每年4月份确定为吉林省造林绿化活动月。今年活动月的主题是“全民共建 绿美吉林”,动员全省上下,全民动手、全社会植树造林,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积极履行属地和部门职责,掀起吉林省国土绿化新高潮。4月7日,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景俊海等30多名省领导率先垂范,在长春市集体义务植树后,又分别深入东辽河、饮马河沿岸和查干湖周边县(市、区)以及各自党建、扶贫联系点参加当地组织的造林绿化活动,拉开了吉林省造林绿化的序幕。吉林省今年共开展单位集体义务植树活动437场次,参与人数9.2万人次,植树249万株。
吉林省今年创新义务植树的新形式,推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让公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履行了植树的义务。新的义务植树形式,为社会公众安全、方便地履行植树义务创造了便利条件,有助于实现公众参与义务植树常态化、常年化、便捷化,推动吉林省大规模国土绿化向纵深发展。
截至目前,吉林省共完成生态廊道建设5173.7公里;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吉林省今年已经完成国家和省重点造林工程建设近60万亩。
2020年上半年,利用工资田还林、迹地更新等项目栽植文冠果2万亩。四平、白城、松原等地积极投入到经济型树种造林工作中来,吉林省累计经济型树种造林面积达10万亩。多树种造林不仅改善生态环境还增加职工和群众收入,对持续开展生态扶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不仅破解了造林投入资金的瓶颈,而且大幅提升了造林规模和档次,为“绿美吉林”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来源: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吉林省将用5年时间创建一批现代国有林场
6月23日,共建现代国有林场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长春市举行。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四平、白山、长春市九台区等试点市县人民政府开展共建现代国有林场工作,将用5年时间创建16个现代国有林场。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进国有林场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改革推动、鼓励创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原则,选取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特点、资源禀赋的国有林场开展试点。从2020年起到2024年底,计划利用5年时间,将试点林场建设成为管理制度健全、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经营科学、资源保护有力、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充分、林区富裕和谐,集“绿色、文化、智慧、科技”为一体的现代林场,实现国有林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引领全省林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试点市县人民政府主要在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建设高质量的森林资源培育示范基地。依法保护天然林资源,加强公益林管理。科学编制、严格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开展封山育林(草),大力营造混交林、生态经济兼用林,提高良种使用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加快退化林改培,科学开展森林抚育,调整优化森林结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样板。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制度。严格实行“政事”、“事企”分开的现代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人才交流机制,完善人事管理和岗位培训制度,提高国有林场人员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打造功能齐全的综合保障标杆。加强国有林场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森林防火、生产经营、生态旅游康养和林下种植养殖等,科学规划建设林区路网。完善森林保护培育基础设施,构建森林管护站点网络。推动国有林场“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培育高水平的绿色转型发展先导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生态旅游康养、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推进国有林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森林教学、森林科普、森林体验、研学实践教育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文化教育平台。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业态、开发关联消费方式,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集绿色森林食品、生态旅游康养、自然教育资源为一体的绿色转型发展基地。
探索统筹推进和谐美丽林区建设新模式。统筹推进林场林区和周边村镇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塑造林场精神,建设林场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低收入职工和农户脱贫,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场容场貌,带动乡村建设和环境改善,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刘明说:“地方政府对现代国有林场创建工作负总责,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发改、教育、民政、财政、人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卫健、能源、畜牧等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资源等方面向试点林场倾斜,破解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统筹协调推进现代林场创建工作;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现代国有林场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建立省级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指导实施方案编制,组织专家论证,批复实施方案,在森林培育保护利用政策、技术指导服务、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试点林场倾斜。”(来源:中国吉林网)
抚松县林业局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抚松县林业局以《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准则,结合县软环境工作要求,全面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抚松县林业局是直接服务百姓、服务林业企业、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机关,林政科、森林公安局大队、稽查大队等都是窗口部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和企业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为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县里多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将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贯穿林业工作始终,通过结合各部门实际压实责任,促使营商环境满足广大群众的新期待。
局党组创新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以“言必行、行必果、干必成”的决心,着力促进机关作风有效转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查找与营商环境建设有关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服务不上心不主动,庸政、懒政、怠政、荒政,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窗口单位审批流程不清、办理环节繁琐、审批要件多、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通过查找和解决问题切实转变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专项行动,林业部门行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已健全的服务体系做到了更强更优,使服务的短板弱项得到提升补齐,切实做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让基层“最多跑一次”。(抚松县林业局 毛莉)
林下经济:群众增收新抓手
——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陕西是林业大省,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主,分布着广袤的森林。近年来,林下经济异军突起,成为群众致富的新抓手,走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路子。
林下魔芋:群众的致富产业
站在金钟村的山下,对面山上乔木、灌木等各种植被密密地笼住山体。走近山脚,才发现靠近山脚的板栗树下,是一片片魔芋。
沿着河边一片玉米地往上走,就是山体了。坡度稍缓的坡底,生长着一行行三四米高的板栗树。在板栗树之间,是密植的魔芋,高度在四五十厘米之间。再往上,坡更陡、林更密,距离山脚60米以上就没有板栗树和魔芋了,成了纯粹的生态林。
这是记者7月5日下午在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看到的林下魔芋种植。
金钟村本来盛产野生魔芋。以前,村民上山收野生魔芋,可以够一家人吃半年。从2017年开始,金钟村开始发展林下魔芋产业。由合作社提供种子,引导村民发展林下种植。“由于魔芋喜阴,所以特别适合在树林中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正朝介绍,“魔芋不适宜大片种植,大片种植很容易生病。林下一小片一小片的种植,非常适合魔芋,保证了魔芋的健康生长和高品质,又不用砍树。”
62岁的村民张廷瑞在屋侧坡上的树下也种了一块魔芋,长势良好。张廷瑞说,越大的树越不影响魔芋生长,在这里比板栗树下还长得好。张廷瑞对这个新产业信心很足。
镇安是林业大县,林下资源丰富。金钟村户均耕地一般不超过10亩,户均林地却一般都在20亩以上。如何利用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村党支部书记李娥说:“以前试过林下养鸡,最后因为防疫的难度和市场原因放弃了。后来开始尝试林下种植魔芋。近几年,种植魔芋每亩纯收入一直在2000元以上。”
如今,金钟村已种植1500亩魔芋,其中林下魔芋750亩,其他的种在坡耕地上。魔芋已经成为金钟村的主导产业,成为仅次于板栗的第二大致富产业。
林下养鸡:品质高见效快
溪水潺潺,林木茂密。走在旬阳县铜钱关镇赤岩社区的石门沟山下,一般人不容易看出这里是个养鸡场。
“一些母鸡悄悄在山上不易发现的角落下了蛋,用体温孵化出小鸡带回来,今年已经带回来了700多只。”旬阳县鑫绿林生态养殖公司负责人屈政策一说起这些鸡就笑容满面。在他看来,这正是林下养鸡的优势:环保、绿色。
山上的林下,各种品种的鸡三五成群,历经7年,这里已经成为旬阳县最大的林下养鸡场。
为了满足人们吃上正宗土鸡的需求,屈政策的林下养鸡场坚持育本地老品种土鸡——原种鸡。在他看来,抗病能力强是原种鸡最大的优点,不喂抗生素和药物,原种鸡就不会生病。“这里的鸡是会飞的鸡,一到傍晚就上树了,也不怕雨淋。7年没生过病。”屈政策骄傲地说。
为了找到纯种土鸡,屈政策曾骑摩托到不能通车的高山顶,在农户家里找到据说是20世纪50年代品种的老公鸡。如今,这只“濒危”的老公鸡已经育出几千只鸡。
从2013年开始,本在内蒙古开矿的屈政策回到旬阳,在老家开始搞农业。经过赴山东、四川等地调研,他认为本地最适合的产业就是林下养鸡。他理解的林下养鸡就是最接近于传统养鸡、能达到有机品质的高端生态养鸡。
为了保证鸡吃到最好的饲料,屈政策全部用农家肥种植玉米。“我们喂鸡的饲料,就是自种的有机玉米、小麦、大豆,再就是靠鸡自己在山上吃虫子、杂草。”屈政策说。2017年,鑫绿林生态养殖公司种的64公顷小麦、玉米、大豆获得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有机认证,鸡肉、鸡蛋也获得有机认证。
在山上的相对分区中,屈政策把条件最好的位置留给了公鸡群。公鸡区里,一只只羽毛丰满、鸡冠丰沛的公鸡或信步小走,或闭目养神。“我们这里的母鸡下蛋前,都有公鸡进行授精。实际上,这样的鸡蛋比没有授精的鸡蛋要多出两种营养元素。”屈政策认为林下土鸡蛋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鑫绿林生态养殖公司的活鸡每公斤卖到50元,是普通饲料喂养的3倍。去年,该公司养鸡收入240万元。
“如果售价每公斤70元以上,养1000只原种鸡就能顶养1万只‘洋鸡’的效益。”屈政策说,“如果有那么好的行情,相信我们这里就不会有人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了,林下养殖原种鸡将真正成为主流。”屈政策相信,林下养殖原种鸡,是对生态最友好的养殖方式。
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大
“种玉米、土豆、红薯,野猪糟蹋得不行,今年就看金银花了。”在旬阳县构元镇林相村五组,65岁的庞熙禄今年主要的指望就是刚收获的50公斤金银花了。
在旬阳县,每座山上都有在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每个村都有在林间养蜂的。土蜂由于不用移动和迁徙,一年只打一次蜜,每箱毛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上,特别适合不能离家、劳动能力不强的中老年人。
截至2019年年底,安康市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43万亩,林下经济产值65亿元。其中,林下种植药材59万亩、林下魔芋30万亩、林下蔬菜30万亩;林下养殖林禽、林畜等1842.32万头(只、羽),发展食用菌2144万袋。2019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近200亿元。
安康市林业局局长陈扬斌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地经营权不断放活,广大农户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适度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下经济不仅补上了传统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短板”,还增加了产业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梦想。
省林业局发展改革处处长刘增祥说:“林下经济在我省主要有采集业、种植业、菌类为主的培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林下经济的生产环境一般都更好,具有生产更环保、品质更高农副产品的条件。陕西的林下经济规模和产值在北方地区很突出,但与广东、福建、浙江这些省份相比,陕西的林下经济附加值较低,在投资来源、组织化程度、品牌、市场化程度、营销手段上,还有很大差距,提升空间还很大。”(来源:陕西日报) |